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发布 > 报告

钦州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皇冠体育:2020年市本级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1年6月24日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

2021-06-28 36813次浏览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廖 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皇冠体育:2020年钦州市本级决算的报告》和市审计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皇冠体育:2020年度钦州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2020年市本级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同时重点抽查了20个部门的决算草案,提出了皇冠体育:市本级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市财政局已经进行了研究处理。初步审查意见和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已印发会议。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12亿元,为预算的103.8%,增长13.26%,加上调入资金、上级补助等转移性收入203.21亿元,总收入为240.33亿元,完成预算的98.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25亿元,为预算的84%,下降9.86%,加上补充稳定调节基金、补助下级等转移性支出169.8亿元,总支出229.05亿元,完成预算的96.79%;总收入和总支出相抵,年终结余11.28亿元,同比增加3.97亿元,均为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专款。市本级对县区转移支付支出140.15亿元,增长23.04%。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5.24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91.26亿元,为预算的96.77%,增长21.67%;总支出85.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3.04%,增长21.12%;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23亿元,主要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专款。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79万元,为预算的5.07%,下降90.36%;总支出176万元,完成预算的3.2%,下降93.87%;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03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87.61亿元,为预算的105.72%,下降21.15%;总支出43.44亿元,完成预算的106.34%,下降25.96%;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4.17亿元,同比减少8.26亿元。

2020年末,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266.51亿元,同比增加19.01亿元,控制在自治区核定限额274.18亿元以内;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9.92亿元,付息支出5.44亿元。

2020年市本级决算草案与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批准的2020年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比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总支出分别增加2.54亿元和2.3亿元,相差的主要原因是结算对数时财政厅要求我市将政府债务外贷项目收支1.02亿元编入决算以及调入资金、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增加,决算报告已经做了说明。其它三本预算的收入、支出决算数也有差异,主要是根据有关规定,在决算整理期间作出的调整。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减税降费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深入实施预算法和预算监督条例,努力适应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完成了市人大批准的市本级预算。四本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好于预期,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成效显著,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15亿元,培育新动能初显成效,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三大攻坚战、基本民生、疫情防控、为民办实事、重大项目等支出得到优先保障,压减一般性支出13.95%;预算绩效管理明显加强,95%的部门、75%的重点项目实施了绩效自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取得新进展;部门预算管理有所加强,部门预算支出完成73.28%,重点项目支出为85.14%;财税改革稳步推进,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15项,制定钦州港片区、灵山县发达镇(陆屋镇)财政体制,落实财政直达县区资金29.57亿元,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节约率分别为3.7%、10.3%,财政暂付款下降6.39%,财政治理水平有所提高。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0年市本级决算草案。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市本级决算草案和审计工作报告中,也反映出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非税收入占比有所反弹,财政暂付款消化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库款调度和资金拨付;有些部门决算编制不够完善,存在说明不够清晰、数据逻辑关系错误,有的非税收入应缴末缴和未及时清理入库;有些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完整,有的少报、漏报非税收入,有的提前下达资金未全额编入预算,有的投入方式创新不够;有些部门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不够到位,有的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有的预算项目推进缓慢,低进度和零支出项目依然较多,节能环保、渔民减船转产、成品油价格改革、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稳外贸等专项资金执行率较低;有些上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未及时分配下达,部分专项资金拨付滞后;预算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细化,有的项目没有编制绩效目标,有的自评不体现真实情况,评价结果运用力度不够;有些单位执行预算法不够严格,坐支预算收入、超范围支出等依然存在;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有的债务资金未及时使用;有些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够重视,整改工作进度缓慢;国有资本经营效益较差,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推进缓慢,经营性资产占比非常低,连续几年没有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预算法、审计法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决算决议要求,对2020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依法开展了审计,并将部门决算审计扩大到11个,报告了市本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重点民生资金和重大项目、直达资金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了审计问题整改清单和重点整改单位名录,并提出了审计建议,审计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建议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原因,扎实做好整改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预算法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要求,持续深化财税改革,全面规范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预算绩效,切实改进预算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精准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培育财政增收新动能

要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用创新发展的思路解决财政收支矛盾。一是准确把握市委“港、区、产、城、人”的决策部署和建设“广西工业强市”的要求,大力支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落地和建设。二是加大基层“三保”支持力度,保障县区财政平稳运行。三是加强上级重大财政政策研究,善于结合和发挥本地优势,增强新出台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着力提高政策实施成效。四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保障能力。五是做好现行财税政策措施评估,对不达预期和超越量力而行的及时修改完善,确保实施效果和财政可持续。六是加强财政直达资金监管,防止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七是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加大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力度。八是严格依法依规组织税收收入,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和监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二、改进财政支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一是认真管好用好就业补助、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推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二是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安排、资金管理、绩效评估、政策协调机制,持续发挥项目投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三是积极运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推动金融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四是推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提升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协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是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与监督,接续推进脱贫村经济社会发展。六是切实管好用好教育专项资金,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点保障义务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引导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的财政支持政策。七是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八是加强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管理,提升资金分配精准性和使用效率。

三、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

一是加快重点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好已出台重点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实施。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决算编制指导和审核,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三是完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及时修订和增加支出标准,加强入库项目预算评审,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四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五是强化国库资金管理,加大财政借垫款追收力度,完善财政资金调度和拨付制度,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六是做好10月份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准备工作。

四、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落实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加快建立绩效编制流程、标准、考核等制度,建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加强部门绩效管理人员培训。二是加快建立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制度,严格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设置,强化绩效目标约束力。三是不断扩大绩效评价范围,逐渐由侧重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性投资等拓展,逐渐由单个项目向公共专项整体拓展,逐渐由部门本级支出向分管领域和行业拓展,加强预算执行中政策、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评价。四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挂钩机制,及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五是推行绩效评价结果随决算报市人大常委会制度,探索建立财政部门与人大财经委共同开展绩效评价机制。

五、强化主体责任,加快预算执行

一是严格将上级提前下达资金编入预算,加快专项资金分配下达。二是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资金监管,层层分解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建立督查和问责机制。三是加强上年结转项目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监管,明确执行时间要求,及时清理盘活到期项目资金。四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和财经纪律,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和预算调整,坚决杜绝无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

六、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要按照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抓好政府债务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工作。一是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期限结构,科学分配本级和分县区债务限额,建立举债与还债统筹机制,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二是政府要提前谋划新增债券项目安排,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并将新增债务列入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三是定期排查可能存在风险的专项债项目,研究制定处置措施,积极防范风险。四是推动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加大债务信息公开力度。五是坚持依法每半年向市人大报告政府债务情况。

七、强化审计监督,加大整改力度

一是重点围绕政府过紧日子、政府债务管理、财政直达资金使用、重大投资项目管理、重大专项资金使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市委决策部署等方面加强审计监督。二是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加强重点部门和公共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监督质量,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促进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督促检查,明确整改时限和进度要求,提高整改质量和效率。四是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的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入分析原因,进一步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五是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等的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六是做好10月份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及专题审议的准备工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责任编辑:冯国旭 刘锻 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