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皇冠体育 >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月12日在钦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雄昌

2022-01-17 66031次浏览 来源: 分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办成了钦州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要事、喜事,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一系列急事、难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战”的姿态、“拼”的精神、“抢”的意识,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民生福祉有效增进、进中提质,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下历史新高、排名广西前列,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增长10%左右,有望实现“两个高于”目标;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增长36.8%;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19.3%,成为广西第5个财政收入超两百亿元的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0亿元,增长11.2%,增速连续7个月位居广西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超600亿元,增长27%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增速排名广西前三、“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领跑广西、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速排名广西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增速排名广西第一,批发业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两年平均增速排名广西第二;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200亿元,成为广西第三个进出口总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增长10%。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加力,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畅通道,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百年运河梦想走向现实。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成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工程为契机,配合完成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0多项专题研究等关键性前期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即将开工建设,必将从根本上提升我市战略地位。

通航条件达到先进等级。开工建设金鼓江12号、19号泊位,交工验收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西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东航道扩建一二期调整工程等标志性工程建成运营,实现30万吨级油轮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通航,真正畅通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进出港“大动脉”,钦州港跨入全国港口接卸能力第一方阵,进入国际枢纽海港大建设大发展新阶段。

港航服务跻身全国前列。聚焦物流服务自动化专业化,成功引进中远海运、中谷海运等航运巨头,开工建设全国唯一从港口卸船到物流中转到铁路运输全程自动化的物流基地,国际集装箱分拨中心一期等一批专业物流项目建成投用,全市道路运输客货周转量增速位居广西前列。聚焦通关服务高效率低成本,上线运行“智慧湾”系统,钦州港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去年压缩29.1%、23.3%,出口实现半小时通关,口岸环节箱均成本优于国内主要港口,通关时效位于全国先进行列。

港口实力荣登全球五十强。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67亿吨、同比增长22.3%,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62.7万标箱、增长17.1%,首次进入全球集装箱港口百强榜单、排名第47位。海铁联运能力增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率先在全国铁路实现远程自动化装卸作业、办理量跃升至全国第六,新开通海铁联运班列5条,首次开行“铁海联运+内外贸同船运输”班列,与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衔接,累计覆盖13个省份、47个城市、91个站点,全年开行6000列、增长30%,比开行首年增长近33倍,增速位列全国首位。海运航线实现再突破,新开行运营内外贸航线7条,首次开通南亚航线,远洋航线通达南美、南非等港口。

贸易枢纽功能明显提升。成功开展西南首单原油期货保税交割业务,保税原油进口超过40万吨,保税燃油加注达到11.7万吨,面向东盟的铜矿、锰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即将建成投运。

(二)强创新,开放合作共享共赢。

制度创新形成“钦州经验”。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成立全国首家具有独立机构代码体系的法定机构,率先探索可视化政府行政管理,上线运营广西首家“五证合一”综合互联网医院,复制推广全国、全区创新经验251项,全部完成94项改革试点任务,提炼形成独具钦州特色乃至全国首创性的创新成果58项,获全区复制推广38项,改革试点完成率和自主创新成果均居广西第一,有力推动临港区域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增长50%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20亿元、增长34.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50亿元、增长50%以上,新注册企业1.66万户、增长258%,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等指标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对外开放提供“钦州方案”。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成功举办中国-东盟产能与投资合作暨中马“两国双园”合作升级推介会,构建全国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获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5项业务全部落地实施、业务量突破100亿元大关,率先在广西开展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业务和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落地广西首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境外项目贷款试点范围扩大至东盟全域。钦州保税港区成功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实现全面封关运营。

区域合作彰显“钦州模式”。着力东融,组建驻点招商小分队,引进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项目60个、总投资1298亿元,8家企业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示范基地。着力西合,成立驻川渝地区企业服务处,与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一期建成运营,泸州老窖红酒灌装生产项目试产。全市驻点招商签约项目数量排名广西第一。

创新驱动凸显“钦州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1家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7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自治区数字化车间、2家自治区智能工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家,2个项目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行业第一,见炬科技项目突破温控材料“卡脖子”技术、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奖。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2.4亿元,建成见炬-清华大学、华谊-北部湾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农产品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

(三)抓项目,向海产业越聚越强。

临港产业成群成链项目建设热度超乎预期,华谊二期以“世界第一吊”立起全国丙烯丙烷分离“第一塔”,恒逸、泰嘉、国投电厂三期等10个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建设。项目建设速度前所未有,金桂二期第一台纸机、港创智睿一期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华谊一期项目成为广西“十四五”首个投产的百亿元产业项目,中伟一期项目从落地建设到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仅用255天,创造了百亿元项目“当年落户、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钦州新速度。三条全产业链实现打通,成功举办行业最具权威的全国石化产业发展大会,华谊三期项目签订投资协议,中石油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通过储备转规划评估,石化产业向高端新材料产业新格局加速迈进;中伟项目落户打造全球最大的高端锂电池前驱体制造基地,千亿元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实现贯通发展;中船海上风电、远景风电、锦峰海洋重装等项目落地建设,初步聚齐海上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的要素。企业生产再创新高,九大行业产值均实现正增长,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累计加工原油超过1亿吨,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加工原油突破亿吨大关的炼化企业。

县域工业提质提速。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提质,新建成标准厂房超过60万平方米,3个工业园区列入“广西轻工园”,3家企业入选广西民营企业100强,6家企业列入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浦北在两县两区中率先实现单个产业产值超百亿元,钦北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区)。县域产业项目建设提速,灵山金腾木业二期、浦北福旺石井风电场、钦南森工进口木材绿色家居产业园、钦北雄基钢结构等项目开工建设,灵山匠星玩具、浦北瀛通智能电子、钦南西牛皮防水、钦北钦江医药等项目竣工投产,县域工业投资增长60%以上。

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华为数字小镇蓬勃发展,中国-东盟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累计落户数字经济关联企业超过200家。电商经济方兴未艾,建成智见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暨人民优品基地,形成“1+14+N”直播经济体系,全面带动本地产品品牌化、电商化,灵山成功打造广西首个荔枝数字化产地仓运营中心、获评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新经济业态加快形成,发出首张“网络货运”经营许可证,引进新经济企业30多家。

(四)促融合,城乡发展有声有色。

交通建设有力度。北钦防交通一体化迈出新步伐,沿海三市城际动车正式开通运营,兰海高速钦州至北海改扩建工程即将建成,龙门大桥、大风江大桥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创造世界海中桥梁单次连续浇筑方量的最高记录。市域交通发展迈上新台阶,钦州北过境线、灵山至钦州港、钦州至玉林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浦北龙门至平马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北部湾大道至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道路、南宁至钦州公路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我市公路建设进度获自治区红榜通报表扬,成为广西第一批交通强区建设试点单位。

城镇发展有温度。推进城市环境宜居宜游,拆除主城区违法建设面积12.5万平方米,新建成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11个口袋公园和“一江两岸”休闲体育长廊,投产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打通18条小街小巷和“梗阻路”,完成13条道路景观整治提升和15个公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海绵城市面积占比超过2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提高到50.7%,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保护初显成效,钦州老街等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市获评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推进“两个新城”建设出新出彩,白石湖新城海棠街、安州大道中段等项目基本完工,自贸新城完成热网、住房等多个专项规划编制,锦绣大道北段、马莱大道与友谊大道连接线工程等一批市政设施相继完成。推进县镇发展有质有韵,灵山列入自治区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浦北成功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灵山陆屋机电产业小镇、浦北龙门红椎菌小镇通过自治区评估,钦南坭兴陶小镇加快培育,51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县域城镇人口总量和经济密度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有深度。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消除返贫风险1449户,补助脱贫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17万人,动员20.26万脱贫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帮扶脱贫人口务工8.5万人。深挖城乡融合发展潜力,启动建设全国首个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获列为全区城乡融合发展集成改革试点,完成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开工建设首批68个项目。深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创建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2个广西农业科技园区,浦北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灵山、浦北列入自治区先行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3个村列入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6个村荣获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深化乡村风貌提升,完成102个村庄风貌改造、63个“美丽村屯”示范村建设、4957个村庄全域整治。

(五)优环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风清气正政治环境“本色”更浓。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扎实推进清廉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落细落实巡视巡察整改任务措施,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平稳换届,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成色”更足。坚持依法履职,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184件人大议案及建议、198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理完毕。积极开展“八五”普法,设立64个行政复议代办点,完成《钦州市中心城区绿化条例》《钦州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

蓝天碧水生态环境“底色”更纯。全面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成运行“生态云”平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二期工程和市工业废物收集中转中心,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6.4%,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5.7%,钦江东水质提升至Ⅱ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河湖生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空气及水环境质量均达到自治区考核要求,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获国家有关部门通报表扬,在全区率先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皇冠体育:能耗“双控”工作部署,新增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钦州高新区获评为自治区级绿色园区,国家低碳产品认证实现零的突破,广西首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在钦州落地。

高效便捷营商环境“特色”更显。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承诺审批、免证即办、跨区域通办等新模式,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98.59%。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开展“提质效促落实”专题行动,推行“一业一证”和工业项目“标准地”试点改革,实现新设立企业“开办即开户”、工业项目用地“拿地即开工”,在全区首次实现企业开办事项“13合1”一网通办服务,项目服务“五个人”和服务企业家“六个一”机制获批在全区推广,全年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8亿元以上,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7万户、增长18.4%。

(六)惠民生,人民生活越过越好。

疫情防控落严落实。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建成覆盖全市的21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面完成12岁以上人群第一针、加强针接种任务,切实构筑海上、海岸、陆地“三道防线”,妥善处置25起外籍轮船、15起进口冷链食品涉疫事件,全年没有出现本土确诊病例。闻令而动驰援东兴战“疫”,700名医务人员和42名干警用实际行动传递了钦州效率、钦州温度和钦州力量。

民生实事可圈可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达80.9%,全年民生支出198.7亿元,仅十大惠民工程61个项目就投入6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9%。“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为群众办成实事超过5万件。出台支持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补助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9万人,工业园区企业新招用员工超过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2%、优于广西调控目标水平。住房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棚户区改造建成2221套,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入住27670套。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增速排在广西前列。

公共服务趋多趋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成子材中学、市四十一小、钦州幼专附幼、市专门学校等项目,改扩建市一小二校区、市十六幼等项目,增加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8170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减少211个、普通高中大班额减少213个,在全区率先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校内午托服务、假期托管服务,“双减”工作得到教育部和自治区的高度肯定。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镇卫生院参与医共体建设比例达100%。“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新增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家广西3A老人宜居社区、3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增幅排名全区第一,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资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7.67亿元。

社会稳定见功见效。完善财政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全面启动市级国有平台公司改革重组,筹措资金按时偿还到期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工建设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9.6%、3.1%、61.3%、64.1%。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推进,打造广西首个反电诈体验中心,扫黑除恶、禁毒严打整治、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等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市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城市安全发展,全市群众安全感达到98.57%、排名全区第三,钦北获评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兵员征集、基层武装、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人防海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发展,钦北获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举办第七届市运会,2名钦州籍运动员荣获全国重大比赛冠军。坭兴陶烧制技艺保护传承实践入选广西“十佳案例”,13人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档案、新闻出版、宗教、侨务、督查、保密、文学艺术、科协、哲学社会科学、贸促、广播电视、统计、供销、消防、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海关、海事、税务、人民银行、银保监、供电、烟草、邮政、气象、水文等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发展。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过去一年,我们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中直区直驻钦单位、驻钦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钦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加快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能源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高企、供应链关键产品紧缺等态势仍在延续;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到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对较低,在建重大工业项目尚未全面形成重大增量;县域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工业投资占比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短板仍旧突出,港口配套设施与千万标箱大港要求还有差距,部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领域供需不够平衡,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政府服务质效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存在“躺平”思想,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事创业精气神有待进一步激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拿出真招实招硬招解难题、补短板、强弱项,在乱云飞渡中顶压前行,在笃定创新中锐意进取,全力推动钦州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奋战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构建“港、区、产、城、人”五大愿景,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争当广西“面朝大海、向海图强”排头兵,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钦州力量。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75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35万标箱,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务必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不折不扣推动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切实做到市委有决策、有部署、有要求,政府就有行动、有落实、有成效;务必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三大振兴”,深挖“三大潜力”,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笃定心志闯出向海经济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广西工业强市;务必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自贸试验区创新、RCEP生效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启动建设等历史黄金机遇,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最大限度聚集一切发展要素,加快建设千万标箱国际门户港;务必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汇聚全市人民集体智慧,守住“三条底线”,建设开门见海、关窗听涛的现代化滨城,建设更加壮美的新乡村,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这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我们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担当实干铸就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港,增强枢纽海港集聚辐射能力。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工程,持续提能级、畅通道、优服务,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高质量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力促平陆运河开工。围绕打通江海联运“任督二脉”,把平陆运河作为头等项目、头等大事、头号工程,全力配合自治区加快推进平陆运河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动征地搬迁、移民安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土(石)方综合利用及整治等工作,确保项目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围绕激活运河沿线发展“一池春水”,紧扣国土、交通、产业等空间重构,加快完成“1+6”专题研究,优化港、产、城、乡、路、农、水等领域布局,实施一批运河关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层面推进,高质量布局建设运河通道经济带。

持续提升港口能级。新增3个以上泊位对外开放,推动金鼓江12-13号和19号、大榄坪1-3号泊位建成投入使用,服务大榄坪南7-8号自动化集装箱泊位改造项目上半年投入运营、9-10号泊位交工联试,争取大榄坪南14-18号、金鼓江14-15号、大环17-19号等泊位开工建设,开展20万吨级集装箱双向航道、西航道升级扩建工程等前期工作,推动30万吨级原油码头常态化运行,实现20万吨级集装箱船常态化通航。

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加快构建“两横四纵”集疏港通道,开工建设海棠至勒沟高速公路、环珠东大街,加快钦海大道建设,力争鹰岭作业区疏港道路建成通车。完善海铁联运设施,提升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配套服务功能,开工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钦州东至钦州港铁路增建二线、钦州东至三墩铁路支线等项目,推进中国-东盟海铁联运钦州转运中心建设,加快建成钦港支线扩能改造、钦州港站至钦州港东站电气化改造项目。加密开行班轮航线,培育开通至美国西海岸、欧洲地中海等地区的直达远洋航线,全年新增外贸航线2条以上。拓展海铁联运班列,扩大中南地区海铁联运运行规模,推动在湖南怀化、湖北武汉、云南曲靖、贵州黔南州等地建设“无水港”。深化提效降费优服行动,开展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三阶段、陆海联运系统等集成改革,加大“智慧湾”系统建设力度,推动整体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吸引皇冠体育货源向钦州港集聚,打造全国集装箱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区。

完善物流贸易枢纽功能。加快重点物流平台建设,开工建设中远海运物流园、进港公路危化品专用停车场、金鼓江作业区专用停车场,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分拨中心、冷链保税交易中心,全面建成中谷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打造服务西南的冷链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建设原油保税仓,规划建设大宗物资中转交易中心,建成面向东盟的铜矿、锰矿、锆钛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申报设立西部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和安全通道,开展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天然气储备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中储粮粮食仓储物流基地等项目落户建设,打造综合储备基地。

(二)做大培强产业集群,勇当全区向海经济发展排头兵。以“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为主线,围绕“1+4+N”千百亿产业格局,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推进工业振兴,推动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实施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一名市领导跟踪服务一个项目、一个单位负责推进一个项目”工作机制,统筹推进13个百亿元以上、2个50-100亿元、13个10-50亿元、12个5-10亿元投资项目,推动中石油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华谊三期、中伟二期、金桂二期第二条生产线、桐昆一期、港创智睿二期等6个投资超50亿元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恒逸项目加快主体工程建设、国投三期项目进入主体施工并争取获批建设第二台机组,推动中伟一期二三阶段、华谊二期、泰嘉、海上风电基地等4个百亿元产业项目投产,力争远景风电一期、鸿谊聚丙烯等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完成工业投资300亿元以上。

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发挥龙头企业强磁效应,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开展以商引商,按照“前端强化精准对接、中间强化精准承接、后端抓好精准服务”工作思路,精准引进一批产业链项目,补全、拉长、增粗产业链条。以中石油、华谊、恒逸等项目为龙头,重点引进高端聚烯烃、可降解材料、特种树脂等烯烃材料项目,培育发展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专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工品。以中伟项目为龙头,重点推进格派镍系电池新材料、四氧化三钴及三元前驱体、硫酸镍、碳酸锂、氢氧化锂、锰酸锂等项目落地,做强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双链条正极材料,补齐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锂电池材料,规划建设新能源材料“园中园”。以中船海上风电、远景风机制造等项目为龙头,争取引进发电机、齿轮箱、轴承、轮毂等项目,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泰嘉项目,拓展印制电路板、显示模组等产业链,重点引进触控模组、液晶显示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探索引进半导体晶圆、封装测试产业群。依托见炬科技项目,开展PCR检测仪、温差发电设备、小空间温控设备等下游产业链招商,加快培育热管理和温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申报自治区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支持建设华谊智能工厂、中船检测维修服务基地等“两业”融合发展项目,鼓励产销分离的生产性企业在钦州设立服务外包子公司。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全面建成运营钦州华为云,打造智慧社区等一批数字化便民应用,新建一批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新增数字经济关联企业50家,争创广西数字经济示范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申报建设自治区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推进县域工业振兴。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按照“一县一策”支持“一县一业”发展,引导县区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灵山重点打造玩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浦北重点打造木材深加工、工艺编织产业集群,钦南重点打造进口木材及高端家具家居、大型临港石化下游产业集群,钦北重点打造高端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推动一批县域优质企业在主板上市。推动县域工业投资突破百亿元,加快建设9个10亿元以上、35个亿元以上县域工业项目,确保灵山百菲液态奶扩建、浦北晟伟家居二期、钦南丰林超强刨花板、钦北两山创新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与县域园区联动发展,构建产业园区发展共同体,争取钦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突破两百亿元,支持灵山工业区、浦北经济开发区、钦南工业园建成百亿产值园区,力争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钦聚英才”计划,坚持“带土移植”“厚土培植”,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创新创业者打造筑梦、追梦、圆梦的热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组建创新发展基金,规划建设钦州智汇谷研究与创新转化集聚区,推进“一主体两孵化基地”建设,推动见炬-清华大学、华谊-北部湾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农产品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中心等重点产学研合作落地见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家,使科教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三)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无外不快、无外不大、无外不强、无外不富”,树牢“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的理念,用足用活自贸试验区政策,着力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对接RCEP标准和规则,开展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改革创新,突破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等重点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做大做强中国石油国际事业、金桂浆纸等重点外贸企业,力争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新设外资企业100家,加快创建高质量实施RCEP先行示范区。加快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举办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十周年系列活动,推动完善“两国”沟通机制、“双园多区”合作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取得实质性突破。深化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拓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等试点业务。推动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争取获批增设允许药材进口口岸,探索开展保税维修、金属保税期货交割、国际船舶离岸服务等业务,加快创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推动钦州华为云与华为东盟(新加坡)数据中心、马来西亚物流数据中心对接,力争突破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

深化区域联动。主动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依托华谊、恒逸等龙头企业,引进建设一批先进生产基地。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开展产业补链式对接,建立与重点专业镇的对口联系机制,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等产业转移。扩大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合作,推动与河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区城市合作,共建皇冠体育飞地园区。推动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一期全面运营,规划建设渝桂(钦州)产业园。积极衔接珠江-西江经济带、强首府战略,争取西江沿线城市在我市设立出口贸易中心。

深化自主创新。加快集成创新,实施自贸试验区创新升级工程,持续开展公共部门行政管理集成式改革创新,推进集成式审批改革,创新红树林连片保护机制,扩大法定机构改革试点,争取医疗器械审批改革试点,推动创新成果在全市各县区、园区复制推广,打造自贸试验区2.0版。推进协同创新,建立与南宁、崇左综合保税区协同发展模式,与重庆、四川、云南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自贸试验区开展政策、创新协同研究,争取国家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延伸至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探索复制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运输来往等自由便利试点措施。

(四)全力建设现代化滨城,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品质。坚持东进南拓、向海发展的空间战略,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加快建设岭南风格、滨海风光、宜居康寿滨海城市。

完善外联内畅交通网络。谋划发展航空交通,开展钦州北部湾国际机场选址等论证工作。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推动南宁经钦州至北海第二通道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启动建设那丽经黎合江至三娘湾一级公路、安州大道南段,建成兰海高速钦州至北海改扩建工程、浦北至北流高速公路钦州段,加快钦州北过境线、灵山至钦州港高速公路、龙门大桥、大风江大桥等项目建设,优化向海交通布局。加强农村公路“三项工程”建设,推动浦北石埇至钦州、六加至坪山垌等5条“四建一通”公路建成通车,实现镇镇通二级公路。扩宽城市路网框架,开工建设环城西路西延长线,加快建设环城南路、乘风大道等城市道路。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钦州港自贸新城,完成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城市空间总体规划修编,启动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一期工程,推进片区数字化建设,实施石化园区封闭管理,开工建设环北路二期、钦锦大道等市政道路,建成环北路一期、友谊大道北段等交通干道,加快打造港湾产业新城。高水平连片开发白石湖新城,重点建设平山大街南面区域基础设施,构建骨干交通路网和排水、排污等综合系统,引进商务办公、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等业态,培育发展科研集聚区,推动白石湖与沙井岛、辣椒槌片区组团开发和向海延伸,打造北部湾滨海国家风景道,让城市聚人气、增财气、添朝气。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持续开展城市综合治理,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为抓手,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建设共享单车监管系统,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终端处理,加大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河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农贸市场市场化经营改造。精准实施一批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大城市公园建设力度,增设全民健身空间及设施,新开工6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30条小街小巷工程、8个口袋公园。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申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继续提升历史文化街区设施,建设非遗传承体验示范基地,支持钦南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灵山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以三娘湾、八寨沟、五皇山等为重点的宜居康寿示范带,新增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旅游休闲城市,让古城文化与现代时尚共存共荣。

深入推进县域城镇化。推进县城发展,加快灵山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支持浦北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钦南扩容提质、钦北新城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基地,引导周边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聚。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建设,提升发展灵山机电、浦北红椎菌、钦南坭兴陶等特色小镇,培育浦北泉水、钦北大垌等成为产值超百亿元重点工业镇。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幸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描绘美丽乡村画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等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确保过渡期帮扶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高标准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突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改革方案,深化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系统集成改革,整体推进“一园区、两基地、三中心、四产业、五小镇”建设。突出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融资工作,加快试验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亚热带种苗产业孵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武利工业园建设,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振兴出示范、上台阶。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推行田长制,推进耕地撂荒治理,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8.6亿斤以上。推进“三变”改革示范试点,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行“三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林下经济产业,推广畜禽机械化智能化养殖、深水抗风浪养殖、陆基设施渔业养殖,推进大蚝、茶叶、荔枝、海红米、陈皮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加快建设渔港经济区、三娘湾海洋牧场、大蚝人工育苗繁育基地,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田园综合体。常态化开展“钦品入湾”,继续创建一批供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基地、“广西好嘢”数字化产地仓项目,新增自治区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以上。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升级水、电、路、通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设施,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完成60个“美丽村屯”示范村建设,建成25个人口规模较大、位于环境敏感区的重点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让传统村落宜居,让乡村特色永驻,留得住乡愁。

(六)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更有保障、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聚焦民生关切、补齐民生短板、强化社会保障,切实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服务更暖民心。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皇冠体育:能耗“双控”工作部署,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动陆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尽快完成海上风电、灵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深化污染防治攻坚,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加大钦江、茅岭江、大风江、武利江、洪潮江水库等重点流域及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力度,稳步推进大气、土壤污染管控,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湾长制”试点,实施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开工建设金鼓江、茅尾海、永福湾、犀丽湾等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探索茅尾海养殖污水生态化处理,进一步擦亮“大工业与白海豚、红树林同在”的生态品牌。全面落实林长制,推进绿美乡村、林业生态示范村屯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支持浦北国家储备林示范区建设,让绿水青山焕发新魅力。

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强化就业帮扶,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开展服务重点企业用工招聘专项行动,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以上。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争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入库参保率达到93%。扩大养老有效供给,推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启用运营,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平台,推进市儿童福利院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支持灵山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推进镇级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加强社会救助和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增加农村养老设施有效供给,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供养等标准。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持续筑牢海上、海岸、陆地“三道防线”,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加大财源培育力度,加强基层“三保”工作,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有效化解隐性债务。推进国有平台公司改革,积极盘活闲置厂房、闲置土地等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用活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债券等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快建设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强化搜救应急能力和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风险等四类预警机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推进“十大结合、十大工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钦州。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打造北部湾沿海教育中心,实施强师惠师计划,加大公办学校建设力度,启动钦州职业技术学院前期工作,建成钦州幼专扩建一期项目,推进市外国语学校新校区项目建设,支持钦州四中、灵山县武利中学创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新建市实验小学白石湖校区、子材小学东升校区二期等主城区增学位项目,加快钦州幼教集团系列幼儿园建设,逐步消除幼儿看护点,全面落实“双减”工作部署要求,推动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着力打造北部湾沿海医疗中心,积极推进医疗机构集团化建设,加快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等项目,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增加和优化养老和托幼医疗服务供给,推进老年大学和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推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60%以上。全面推进婚姻登记电子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持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办好蚝情节、沙滩排球赛等文旅体融合活动。推进市美术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出一批献礼党的二十大文艺精品。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加快人防海防体系建设,认真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高双拥共建水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支持浦北、钦南建设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档案、新闻出版、宗教、侨务、保密、哲学社会科学、广播电视、统计、供销、地方志、打私等工作。

(七)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以作风提效促政府履职高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杜绝“三拍”“三悠”现象,争当“三将”“三牛”“三不倒”干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严格执行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加强行政立法工作。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开展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试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让公平正义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坚持高效施政。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项目服务“五个人”和服务企业家“六个一”机制,发挥工业振兴特派员作用,贯彻落实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让龙头企业强起来、中小企业活起来、市场主体多起来。开展市级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推行“承诺即发证”“准入即准营”等模式,拓展皇冠体育高频民生服务“一链办理”,推动皇冠体育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让“应该办”做实做优、“加快办”提质提效、“便捷办”落细落地,实现政务服务便民化、涉企服务高效化、政府治理数字化、市场监管智慧化。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坚持“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在全市政府系统推广使用“骥可达”智慧政务运营系统,大兴带头抓落实之风,提高善于抓落实能力,完善层层抓落实机制,推进工作任务有落实、有跟踪、有反馈,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决不让政策在实施层面“卡壳”、在“最后一公里”搁浅。

坚持从严治政。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意识,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审计监督,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保民生、促发展、补短板上。持续加强纪律建设,让制度“长牙”,使纪律“带电”,努力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面朝大海、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春暖花开,构建“港、区、产、城、人”五大愿景,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争当广西“面朝大海、向海图强”排头兵,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冯国旭 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