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文件。陈小琴 摄
学习稿件编辑。刘锻 摄
学习相机使用方法。刘锻 摄
大一暑假来了。在这个许多大学生眼里的“黄金时间段”,我脑海模拟了很多种“度假方式”:打工赚取零花钱、出门旅游、在家躺平、找单位实习……
爸妈让我自己拿主意,但他们的眼神透露出心声。
7月18日,我得到了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实习的机会。
开头几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丝丝紧张与不安,但我强迫自己坚持、再坚持。
一位前辈在自家店里拿了好喝的冰镇手打柠檬茶到办公室请大家喝,还有前辈买来零食助兴,我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舒服的人际关系。
后来,在我的观察中,前辈们打破了我的这个“轻松感”。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从重大文稿的写作到人大新闻宣传的采编核发,涉及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中心工作和自身建设等等好多内容,日复一日的“白加黑”工作状态。尤其到了晚上,他们会在线研究每一篇稿件的谋篇布局、政治把关、专业表达、标点符号,还要送审。每一篇稿件推出前,必须经过“三审”。
我被安排整理登记人大新闻信息在各级媒体被采用情况,学习怎样进行人大微信公众号排版、会议现场拍摄、修改来稿等,还有如何接电话并准确传递电话信息、送审材料要注意什么程序等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在前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完成了一项项任务,但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的欠缺和“使不上劲”的被动。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前辈们说,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发现和实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今后若干个寒暑假,如果我还愿意到研究室实习,或到其他委室乃至其他行业实习,他们会支持,并相信会有新的收获。我此时没有表态式的回应,但心存感激。
我把前辈们交给我的有关平台用稿情况整理记录交给他们,在公众号排版后台“退出”,我大学第一个学期一个月的实习经历就这样结束了。
8月18日,前辈们自费为我举办了一场温馨的“结业”仪式,一个漂亮的大蛋糕,加上几样可口的特色小吃。
“这个月,你做到了按时上下班,服从工作安排,非常自律。”前辈们给了我鼓励和肯定。
我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善于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包括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
与我同龄的一些人认为,实习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的大一第一次实习经历告诉我,这既是一场暑期课外活动,也是一次特殊的教育实践,增长了社会经验与阅历,我似乎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毕业后想在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奋斗,学习动力倍增,让我深信自己这个月“磨砺青春”,非常值得。
(责任编辑:冯国旭?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