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皇冠体育:钦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前,财政经济委员会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初步审查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会议期间,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的审查情况
2021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执行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港、区、产、城、人”五篇文章,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战大考中敢战敢胜,通道建设、产业振兴、开放合作、城乡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推进扎实有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全区前列,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据统计,15大项共49个细项计划指标中,除3项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和预计完成情况待自治区反馈,三次产业结构指标不可比较)外,39个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7个指标接近完成预期目标。
经重点审查: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好于预期。据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0%,分别高于预期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9.3%、11.2%,分别高于预期11.3、8.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6.8%,高于预期14.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1%,高于预期1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高于预期6个百分点;港口吞吐量增长22.3%,高于预期17.3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4.8%,高于预期6.8个百分点。二是重要战略任务实现突破,开放发展呈现新优势。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智慧化建设实现突破,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为全国首家实现远程自动化装卸作业的铁路集装箱智能智慧化专业场站,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营,平陆运河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新开行运营内外贸航线7条,集装箱航线累计达57条。三是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增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全年推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238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1个,同比增加29个;全年建设的投资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高速公路项目8个;183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长40%以上,增速排全区前3位;“五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增长100%,保持全区第1位;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60个,工业投资增长76.8%,排全区前3位。四是社会民生保障有力,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全市民生支出19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9%;6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0.7亿元,完成计划的120.9%;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失业率大大低于预期;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物价基本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4%,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同时,在计划执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二产比重28.6%,比预期低0.8个百分点,与上年全国37.8%、全区32.1%的比率相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行业新增长点少,发展支撑不足。三是部分重大项目推进比较缓慢。四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五是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水平还不够高。
二、对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情况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市委皇冠体育:“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指导思想明确,总体体现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符合中央、自治区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对标自治区提出的“推进三大振兴,深挖三大潜力,守住三条底线”要求,紧扣市委提出的“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部署,既考虑了宏观经济的复杂性,又考虑了我市面临战略机遇期的可行性,与我市实际情况相符,主要指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合理可行。建议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皇冠体育:钦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锚定目标、聚焦重点,坚持“四轮驱动”,全力以赴“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争当广西“面朝大海、向海图强”排头兵,力争顺利实现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和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力打造贸易枢纽港。一是提前做好平陆运河经济带的规划布局,并就平陆运河配套供水、沿江道路、内河港口码头等工程建设和生态补偿、资源开发运营等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助推平陆运河加快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专业集装箱码头、大型散货码头、大型滚装码头、深水航道等港航设施项目建设,改造升级既有码头设施,不断提升港口通航能力。三是继续织密航线班列服务网络,加密至重庆、四川、云南等主干班列以及至东盟、日韩、国内主要港口航线,积极培育美洲、欧洲等地区的直达远洋航线。四是加强多式联运软硬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智能化管理水平,扩建改造公路、铁路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大榄坪综合物流园,打造煤炭、油、气、粮食等综合储备基地,提升港口物流集散能力和转运效率。
(二)培育壮大临港和县域产业。一是以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为主线,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围绕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开展产业精准招商,大力引进和培育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优质项目,推动形成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一批绿色高端产业集群。二是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用林、用海、用电等要素保障,协调解决项目能耗指标不足问题,加快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三是建立临港和县域产业共同体,引导重大产业集群向县域产业园区延伸布局,辐射带动县域工业发展;按照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各园区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打造差异化县域经济。四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既要引导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又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协同发展。五是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和研发投入,落实好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六是严格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相关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产业建设等。
(三)科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是主动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联动推进北钦防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二是加快滨海新城、自贸新城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市园交通一体化,争取北部湾大道至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道路早日建成通车。三是加强主城区建设改造,大力推进城中村、小街小巷、河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城市供水系统等;同时,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和保护,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知名度。四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工作,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让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精气神提起来。五是立足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现有基础,针对横跨两县四镇的跨区域特点,加快建设“开发建设运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布局、城乡建设保护”一体化体系,逐步实现三年打基础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二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三是着力推动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开展电力、用林、跨境金融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四是推动重点区域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滨海新城、钦州高新区、三娘湾管理区管理体制机制。五是通过支持和培育重点外贸企业,拓展进出口贸易,建设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加工贸易基地,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扩大外贸规模,扭转实际利用外资下滑的态势。六是加速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探索和推动“两国双园”在产能合作、金融投资、跨境贸易、数字技术等方面更深层次更高领域的合作和发展。
(五)扎实做好民生改善工作。一是围绕教育、康养、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精准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二是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精准监测和及时帮扶。四是高标准严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五是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突出抓好重点群体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和特殊群体关爱服务等。六是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口岸疫情防控,确保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七是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责任编辑:冯国旭 刘锻 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