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绍霞代表(左三)组织农户到附近的江河进行抽水。李凤燕 摄
李洪锦代表观察新种植的油茶树生长情况。李凤燕 摄
陈列正代表(左一)到田间检查排灌沟是否畅通。李凤燕 摄
黄善海代表(右一)到治理后的撂荒耕地进行回访。李凤燕 摄
本网钦南讯 3月,春意盎然,钦南区黄屋屯镇一派春耕农忙、复耕破土的热闹景象,参与并引领其中的,是一批满怀热忱、扎根农村的80后、90后人大代表,他们坚定理想、脚踩泥土、服务群众,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发挥作用、绽放青春。
情牵群众解难题
镇人大代表、圩埠村委会副主任彭绍霞,在春耕生产中当好“宣传员”,一边动员春耕复耕,一边听取群众意见。当了解到因干旱部分群众难以开展耕作耙田时,他马上组织联系村“两委”干部、农户,从附近的江河进行抽水耙田,快速解决群众春耕难题。
倾情惠民促发展
镇人大代表、田寮村委支部书记李洪锦,带头创办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推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滚动发展,以点带面带动贫困户创收增收。目前,田寮村民合作联合社投资了23.3万元种植了125.2亩油茶树,辐射带动农户种植25亩,累计带动17户脱贫户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20万元左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成效显著。
汇聚力量补短板
区、镇人大代表、屯南村委支部书记陈列正大胆推行农业机械化,他联合5个村委,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为春耕生产提供农机服务。在日常耕作中,老百姓享受到了低价高质实惠的农机服务,提升了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让农机服务成为春耕复耕的强劲“引擎”。
有效治理保春耕
区人大代表、屯西村委支部书记黄善海,在推动撂荒治理行动中,他带领班子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织发动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牵头治理撂荒耕地,在冬春季种植南瓜50亩、黑皮冬瓜40亩,带动周边群众利用闲置耕地自耕自种,有效提升撂荒耕地治理率,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春耕春种,稳固治理成效。
(责任编辑:冯国旭 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