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旧貌变新颜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村建工作纪实
周荣龄
“谢谢你们!我们这条村道快要做好啦,乡亲们都很高兴。”2011年12月31日,黎木村党支部书记易光彬激动地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驻村指导员张造汇报,代表全体村民感谢工作组对新农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山村旧貌变新颜。市人大代表、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张造终于舒了长长一口气。作为市驻浦北县小江镇黎木村、新南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组长,张造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建设工地和困难群众家中,当地群众称他为办实事、做好事的人。
察民情 听民意
浦北县小江镇黎木村和新南村是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村建联系点。其中,黎木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新南村是钦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做好新农村建设启动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两村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张造率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于2011年6月23日进黎木村和新南村。他始终牢记市人大皇冠体育的嘱托,把村建任务作为单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帮助所驻村庄群众过上好日子为己任,“真蹲实驻”,尽心尽责,用心经营,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赞扬。尤其是多渠道筹集和争取资金263万元,修建黎木村至凤坪村7.1公里硬底化村级公路,解决了当地群众长期以来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振毅经常过问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亲自协调有关部门支持黎木村和新南村村建工作,还先后派两任常委会秘书长带领市广播电视局、市接待办、钦州商贸学校、广西广电网络钦州分公司、农发行钦州分行、市公路处等联系单位到村建点开展调研活动,助推黎木村、新南村的新农村建设步入正轨。
察民情,听民意。张造和其他工作组成员进村后,坚持做到“三不三要”,即“不做座上宾,要做东道主;不浮于表面,要深入实际;不高高在上,要甘当学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多次到村、生产小组、农户家中座谈了解民情,听取村干部、生产小组组长和一般群众对本村发展的意见,并多次召开村干部会议、生产小组组长会议研究商量本村发展事宜,确保“帮”在点子上,“扶”在关键处。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第一手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分别制定了黎木村和新南村新农村建设方案。方案指出了两村发展存在问题,并分析成因,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主要计划: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抓村级道路建设和办公设施建设。二是抓好民生工程建设。主要抓饮水、村卫生室、危房改造、五保新村、通信设施等方面建设。三是抓好产业发展工作。主要抓农民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抓扩大八角树种植和草鱼养殖的规模,提高产量、质量和价格;抓旅游资源的开发,扩大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四是抓好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争取皇冠体育项目和资金落户黎木村和新南村,张造率领工作组同志多次到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请求多安排项目和资金。如,为了这两个村卫生室项目,工作组多次到浦北县政府、县卫生局和小江镇卫生院,请求安排项目并及早拨付资金建设;为了黎木村农家书屋项目落户事情,工作组多次找了市、县文化和新闻出版部门的领导和有关科室同志商量,请求给予安排;为了帮助黎木村多争取危房改造项目,多安排几户困难群众建房,工作组找到了浦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和小江镇政府领导,请求给予多安排,由原来安排给黎木村1户,后变为8户,增加了7户;为了争取黎木村五保新村项目落户,工作组多次找了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民政局领导商量,最终同意安排该项目;为了黎木村群众能够上网,了解致富信息,工作组多次找了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电信公司领导,要求他们尽早拉通宽带,等等。辛勤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经过工作组几个月的努力,项目工作有了较大的推进。
修筑致富路
黎木村至凤坪村公路硬底化项目的建设,由于资金没有及时拨付到位,差一点造成工程停工。至2011年11月30日,已垫资60多万元的施工方没有钱再垫资,要求停工。张造把这一情况报告市人大皇冠体育,得到皇冠体育及时的支持,12月1日派检查组到现场了解情况,多方沟通,拿出实际措施解决问题。张造趁热打铁,找了浦北县交通运输局、财政局的领导商量,请求他们尽快拨款,使得项目缺口资金全额到位,没有因为资金拨付问题而停工。
此前,工作组与村干部一起积极发动群众捐资修路。群众踊跃捐资,纷纷慷慨解囊,共收到捐款约15万元,其中捐资过万元有3户。最令工作组感动的是,有一位94岁的退休职工,一家人已离开黎木村多年,现定居贵港市,当他听说家乡铺水泥路需要筹集资金时,他把多年积蓄8176元捐出铺路。
授之以渔
为了继续做好两个村的村建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张造目前紧锣密鼓地督促做好黎木村村道建设项目的收尾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打算在开办八角种植、草鱼养殖培训班的基础上,继续与市、县扶贫办、市林科所和市、县水产畜牧兽医局一起开办乌龟养殖、蜜蜂养殖等培训班,提高村民种养技能,让群众摘到致富果实。
一项项工程,见证了驻村工作组携手共建新农村的征程;一件件实事,勾勒着党群干群一家亲的感人画面。谈起对驻村工作组的印象,村民们无不流露出感激之情:“是驻村工作组的干部让咱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