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村损坏路灯维修中。 张怀静 摄
金东村损坏路灯维修后。张怀静 摄
人大代表手拿竹竿为群众标测宅基地地界。张怀静 摄
人大代表向村民发放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单。 张怀静 摄
人大代表召开村民夜谈会,宣讲耕地保护政策。 张怀静 摄
本网灵山讯 “阿伯,您有什么事情?”12月5日,灵山县三隆镇人大代表张继蕾在江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来访群众张祥学。
近年来,三隆镇人大发挥全镇5个联络站在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开展普法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基层治理增添新活力。
联络站+接访室,拓宽收集民意新渠道
随着该镇金东村路灯重新亮起,村民夜晚出行不再是一片漆黑。今年7月,金东村村民何锡强到江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金东村的路灯年久失修,很多都损坏了,影响了群众夜晚出行。收到意见后,值班代表将该情况整理上报,镇人大助力办理单位想方设法解决维修路灯资金问题,使路灯得以重新亮起。
自2019年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来,三隆镇人大以联络站为接访平台,每月5日,各站安排1名驻站代表接待来访群众,倾听和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向群众作好解释疏导工作。需要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办理的,镇人大按照“受理→分析→交办→督办→答复→反馈”工作流程,将整理后的问题按程序逐级报送交办,并明确由当天接待群众的人大代表跟踪监督办理情况。
今年以来,全镇5个联络站共接待来访群众40多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件。经分析整理,已转交相关部门办理7件,其中办结6件,1件在办。
联络站+调解室,化解群众矛盾促和谐
“我家宅基地问题终于解决了,感谢人大代表的调解。”9月25日,横岗村村民潘义珍高兴地说。原来,潘义珍想今年建新房子,但宅基地和邻居有争议,迟迟无法动工。9月22日,县人大代表施拥国了解情况后,立即主动联系潘义珍和邻居到龙楼片区人大联络站进行沟通,并到现场进行查看调解,找准矛盾双方分歧点。很快,在人大代表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矛盾成功调解。
三隆镇人大通过用好联络站“调解室”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熟悉村情民意、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地方上有口碑等优势,由镇人大牵头组建了由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两委”干部等人员组成的群众矛盾纠纷议和小组。目前共有47名人大代表主动进驻联络站担任调解员,参与群众矛盾纠纷调处5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联络站+宣传室,普及法治理念入人心
三隆镇人大坚持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普法宣传基地,不断加强代表培训学习。今年以来,组织全镇人大代表以片区联络站为单位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同时,为了做好撂荒地治理工作,人大代表通过开展“日走访”活动,向群众发放有关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单1000多份,召开法律法规宣讲会10余场次,引导群众进一步增强珍惜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
三隆镇人大积极发挥代表在民意收集、化解矛盾、法治宣传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日走访、月接待、季进站、年述职”活动,把人大工作嵌入社会治理工作全链条,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