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回眸2023|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研究所:为地方立法绽放“光”与“热”

2024-02-06 1194次浏览 作者:段艳鸽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研究所向学生代表赠送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资料。胡华璇  摄


参与“童心向党 创城有我”庆“六一”活动。谭乃豪 摄


国际家庭日感恩教育活动。陈小琴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法制研究所(以下简称“法研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机关大局,立足夯实地方立法基础工作的职能定位,不断加强法治理论研究,服务保障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高质量履职。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青年队伍,为地方立法默默地绽放着“光”与“热”,切实助力法治钦州建设。

突出实干重点,做实立法基础工作

在服务推进9部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2023年,法研所继续全程参与制定出台《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条例》、《钦州市绩效管理条例》。配合协助常委会法工委开展调研5次,公开征集意见建议12次,组织相关座谈会、论证会9次,收集、梳理、研究意见建议2187条,始终扎根立法一线,探索精细化立法实践。《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条例》报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在自治区、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指导下,针对条例实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问题,以及如何将风险降到可控程度,法研所参与推动了首次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后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条例顺利实施。

《钦州市绩效管理条例》实现在全国非省会城市层面首创绩效立法、广西首创绩效立法“两个首创”,在参与该条例制定的过程中,注重发挥青年干部宣传宣讲的积极性,将普法融入立法之中,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市第二中学初中部组织召开《钦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论证会,除了邀请专家、老师进行专业论证外,还组织了学生代表进行旁听和互动,并赠送了宪法和法律法规读本,推进立法工作的同时以干促学,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立法“公开课”。此外,在国家宪法日、“双报到、双服务”的日常活动以及条例施行前集中宣传阶段,法研所始终活跃在普法前线,为群众讲法、释法,促进宪法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拓展专研深度,在理论研究上下实功夫

强化对立法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研究,推动法治研究成果有效转化。2023年,法研所开展《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研究》课题研究,并获钦州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调研)报告类三等奖,为制定出台《钦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奠定理论基础,为公众有效参与立法立项、起草、修改、审议全过程健全完善立法工作制度。

作为机关工作研究的重要力量,法研所积极参与理论研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大制度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其中组织撰写的《以系统思维推进平陆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建设》获得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钦州市委组织部、中共钦州市委党校举办的平陆运河建设学术交流会征文活动优秀奖。《皇冠体育:党建引领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的思考》、《围绕“三服务”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完善我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若干思考》、《皇冠体育:加强人大工作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皇冠体育:加强人大工作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等分别获得2022年全市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讨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

发挥妇女优势,打造“巾帼先锋”工作品牌

法研所队伍16人,其中妇女12人,妇女同胞始终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多名女干部在机关纪委、机关工会、妇委会、各党支部中担任委员,主动服务机关党建、队建工作,为创建自治区清廉机关示范单位、打造机关党建品牌、开展机关文娱活动等贡献力量。争当“巾帼先锋”,助力关爱妇女儿童工作,建立机关关爱妇女儿童志愿服务队,相继参于组织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党日暨廉政文化书法展、“家庭日”感恩教育、妇女权益保障、关爱困境儿童、家庭家风家教等活动,立足基层,面向家庭,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护航。段艳鸽等5人获得机关2022-202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法研所参评2023年度广西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已于2023年12月22日公示。

 


 

(责任编辑:冯国旭 梁晶晶,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