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人大接力 五年持续监督
——皇冠体育:监督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纪实
李艾艾
自治区人大外事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保江率调研组莅钦调研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斌、市人大民侨委主任委员何成忠等陪同调研。符杰摄
改造后的侨民新村。(市侨联供图)
改造前的原侨民危房。(市侨联供图)
改造后的侨民新居。(市侨联供图)
自2008年起,皇冠体育:连续5年把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情况纳入每年监督工作计划,依法对市政府组织实施的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有力推动了华侨农林场的改革和发展。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华侨农林场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国家为安置回国定居的归难侨设立的国有农业企业。广西共有22个华侨农林场,约占全国华侨农场总数的1/4。钦州市是广西重点侨乡,现有海外侨胞38万人,归侨侨眷13.7万人,其中归侨1.39万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根据我国政治外交需要,钦州先后接收印尼、越南两批归难侨1万多人, 主要安置在华侨系统企业的丽光华侨农场、东风华侨林场和农垦系统企业的新光农场,以及林业系统企业的钦廉林场分布在我市境内的平艮、那丽、武利等7个分场,共10个安置点。农林场总人口共2.55万人、总面积76.2万亩、共设分场(生产队)57个。
有过发展的辉煌时期,也经历了困境和低谷,而且低谷期还很漫长——这就是华侨农林场的尴尬:由于管理体制不活,自然条件较差,华侨农林场“既不像政府,也不像企业”,职工“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金融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日益凸现,归难侨职工的基本住房、医疗、养老等生存条件没有保障,既不能享受国有农林场的政策待遇,又不能同等享受国家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华侨农林场称为“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遗忘的角落。”
人大监督顺应侨民心声
——推进危房改造。2007年,国务院就皇冠体育: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问题,出台了国发〔2007〕6号文件,广西区和我市先后制订了实施方案,针对侨民危房改造事项,采取政府、农场、职工共同筹资的办法,分三年推进“侨居工程”。
丽光华侨农场18队是全市华侨农林场危旧房比较多,改造任务比较重的生产队。很多归侨的房屋都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严重的甚至天面已经塌了一半,仅靠两根木棍和床撑着,一到雨天就成了水塘。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是他们的梦想。
自2008年起5年间,皇冠体育:针对华侨农林场归难侨职工危旧房改造等执行情况组织开展了多次调研。除了召开有关单位座谈会,听取各职能部门的汇报外,还深入归侨危房改造点,检查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和查找存在问题,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鼓励归难侨积极投入到危旧房改造工作中。
在人大强有力的推动下,钦州市各级政府及时拨付配套资金,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危旧房改造进度,同时加强检查监督,保证建筑质量。目前,我市华侨归难侨危旧房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完成归难侨危旧房改造户数1613户,非侨职工危房改造425户,极大地改善了归侨侨眷的居住环境。
——推进土地确权。土地是农林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林场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因历史原因,农林场的土地被周边的群众非法侵占的现象比较严重,仅东风林场被侵占的林地就有一万多亩,严重影响了林场的经济发展,侨民希望改变这种局面的愿望迫切。2008年12月26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民侨委《皇冠体育:我市推进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将《审议意见和建议》印送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市政府按照审议意见,多次出动警力现场解决纠纷。2009年11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再次对全市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进程开展监督检查,提出了“要妥善处理好土地权属纠纷,依法将权属明确已发证的土地收归农场”的意见。2009年12月25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皇冠体育:跟踪检查推进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引起了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华侨农林场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全面推进,农林场的土地确权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到发证阶段。丽光华侨农场有11.07万亩权属清楚的国有土地已确权发证,占该场应确权的国有土地面积的95%;东风华侨林场已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土地面积4.81万亩,占所有应发证面积的83.5%,依法保护了华侨农场土地权益。
——推进解决历史债务“包袱”。如何彻底解决拖欠离退休人员退休金及拖欠职工医疗费和基本养老金问题,是农林场职工反映最热烈,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关系到农林场的稳定与发展。丽光华侨农场是广西第二大华侨农场,场长杨然直言后顾之忧,希望解决燃眉之急。他反映,农场每年须支出的办公经费、管理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等硬性支出较大,负担十分沉重。截止今年6月,丽光华侨农场还有1300万元的金融债务,还有拖欠干部职工、退休人员工资1744.6万元,职工医药费214万元,社会养老统筹金4550万元。沉重的债务,严重阻碍了农场的发展。
东风华侨林场还欠金融部门贷款本息150多万元,拖欠在职工资及离职费470万元等,由于林场经济效益差没有得到解决。
2012年4月和7月,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成调研组,先后到丽光华侨农场、东风华侨林场进行跟踪检查,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协调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支持解决华侨农林场存在的问题。
在人大持续的监督下,钦州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金融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清理华侨农林场拖欠的部分历史债务。已兑现丽光华侨农场纳入全区养老保险统筹前拖欠的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437万元;已由财政部门补助解决东风华侨林场纳入全区养老保险统筹前拖欠的退休人员退休费460万元,拖欠的基本养老统筹费160万元,医疗统筹费29.69万元;两个农林场已豁免欠农行、建行等五大金融机构的债务2236.21万元。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华侨农林场没有全面纳入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不管或想管管不了,因而致使农林场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等未能列入当地的发展规划当中,造成农林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解决好侨民的吃、住、行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民生难题。八届中国侨联委员、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代表、皇冠体育:委员、市人大民族华侨宗教委员会委员、市侨联主席、钦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施红深感为侨民代言的责任重大。作为“侨民的娘家人”,她多次利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和参加每次常委会审议以及出席自治区、市人大会的机会,对华侨农林场的危房改造、电网改造、安全饮用水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落实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她认为,通过人大依法开展的监督,可以让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华侨农林场发展及归侨侨眷的生产生活情况。
经过市人大常委会几年来坚持不懈的跟踪督办,市政府在全面完成了华侨农场职工危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华侨农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进一步改善了归难侨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解决了13000多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与附近居民实行同网同价;那彭至丽光凤凰管区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已建成通车;东风华侨林场新建了25公里从林场总部通往各分场的硬底化水泥道路,分场通达、通畅工程项目已列入该县2011—2013(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