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市人大监督地方性法规实施系列报道② 】烟火老街 文脉钦州——《钦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出台五年

2024-12-03 1248次浏览 作者:黄金莲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光发(左二)带领调研组调研历史文化街区。黄金莲


改造前的中山路骑楼街。文峰街道供图


改造提升后的中山路骑楼街。文峰街道供图


占鳌巷改造前。文峰街道供图


占鳌巷改造后。文峰街道供图


老街三月三抛绣球活动。文峰街道供图


节日的钦州老街。文峰街道供图


老街竹杆舞体验。文峰街道供图


乐跑钦州老街。文峰街道供图


老街国庆快闪活动。文峰街道供图


老街千人旗袍秀。陈琳 摄

 

本网讯 “刘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男儿傲对天与地,方寸守到底……”在老街历史文街区刘永福旧居门前的永福广场,孩童用白话传唱《刘永福黑旗魂》,朗朗上口。

刘冯故居,英雄之城,是钦城的根与魂。为守护好城市发展的印记,传承好根与魂,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2019年《钦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运而生,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今年9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首次就《条例》实施走进历史文化街区,听、问、看、察,与有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并在三宣堂社区召开座谈会,收集街道办、社区以及群众代表皇冠体育:《条例》施行情况的意见建议,为在12月听取市人民政府皇冠体育:《条例》施行情况的报告作准备。

循法而行,护航《条例》行稳致远

《条例》共四章三十八条,为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依据。市人民政府及其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发展和改革等主管部门在推动《条例》有效落实的过程中,是如何配套施行的?是市人大常委会此次了解法规施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山路,调研组摊开了历史文化街区地图,向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街道、社区负责人,就老街保护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条例》规定作出相关配套措施或办法的制定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提问。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条例》规定,相继配套制定了系列规划、措施、办法。

在宏观引领方面,市人民政府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列入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保护发展规划方面,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住建等主管部门于2020 年末全面完成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2022 年完成绘制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示意图、钦州市历史沿革示意图等。2021年至2024年期间,市人民政府相继编制了《中山路骑楼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占鳌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竹栏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钦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业态规划》等,确定了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外相邻街巷的历史环境要素也一并纳入;街区的39处历史建筑已全部完成测绘和保护图则的编制工作,明确了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

在分类管理方面,先后制定《钦州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钦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商业广告牌设计导则》等,规范历史文化街区内广告招牌等的设置。

在重点具体保护方面,对336处历史建筑和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登记,在3片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和30处历史建筑主入口均设置了标志牌。

在宣传普法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市、县(区)文旅官方和具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对《条例》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对钦州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推广 300 多次,强化老街文化旅游宣传推介。

……

这系列措施办法,为老街的危旧老建筑、老文物、重要历史遗址等的修缮抢救行动打下了“四梁八柱”,为老街整体改造提升提供了指南。

修缮提升,赋予老街发展新动能

“《条例》施行以来,老街的提升改造一直在有序、持续进行。如今的老街,月月有新动态,新的发展活力不断注入。”9月27日,陪同调研组走访老街的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中山路、占鳌巷沿线作为改造核心区,分期改造、建设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已完成投资约 8455 万元,完成广州会馆、苏廷有旧居及沙尾街冯子材故居修缮,完成广州会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平南古渡、攀桂坊、占鳌坊等四座牌坊的制作及安装,完成占鳌巷牌坊亮化、占鳌巷沿街房屋外立面修缮等。

《条例》用29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指导和规范。在“修旧如旧”的原则指引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逐渐“苏醒”,一系列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老街道、老遗址等因此获得了新生。

广州会馆布置了“舟楫不绝——钦州古代贸易文化展”展览, 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沙尾街冯子材故居布置了“民族英雄冯子材生平事迹展”,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苏廷有旧居完成了书画院布展,常态化向市民免费开放;钦州宋城墙遗址进行了原址保护,建成了宋城墙遗址公园;中山路骑楼街等街巷通过设施改造提升后,成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休闲街区。2021 年钦州老街景区获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2022年钦州老街历史文化旅游街区获评“广西旅游休闲街区”称号。

“钦州老街的保护与发展,既要统筹处理,又要分类施策,让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活化起来,成为钦州文化的靓丽名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光发带领调研组实地察看老街的保护、修缮、开发、利用等情况的同时,亦沉浸式地感受老街独特的烟火气息。

激活底蕴 老街魅力精彩绽放

修缮、改造、提升后的钦州老街如何绽放其独特魅力?《条例》用5条条款对街区的传承与利用进行了指导和规范,推动老街的民族英雄文化、骑楼建筑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激活。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刘永福旧居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文保单位进行研究,深入挖掘钦州历史文化元素,同时在街区内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非遗展演等活动,为年轻人提供文化展演展示平台,推动老街文旅不断发展。”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国庆节,钦州老街人气爆棚。男女老少纷纷登台,表演粤剧、乐队演唱、舞蹈、快板等文艺快闪节目;书法家挥毫泼墨,即兴完成一轴轴爱国书法长卷;中山路支起了对歌台,市民把山歌唱起来,商家把福利送上来;热闹非凡的非遗集市,让市民在游玩中体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老街,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市民“足不出城”就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历史文化之旅。

在永福广场,民族英雄的气节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钦州人。刘永福旧居内设刘永福纪念馆,开设了“黑骑军魂——刘永福生平事迹展”,永福戏楼定期开展“钦州讲古”讲堂,一批又一批少年儿童来到这里,领略“黑骑军魂”,宣传刘冯英雄传奇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熏陶。

如今,《条例》落地即将满5年,一批名胜建筑得到了修缮,一批闲置资产得到盘活,老街文旅产业正在兴起。美食餐饮业、坭兴陶产业、传统手工艺业、钦州书局、书画展馆等商业文化新业态纷纷入驻。

人们在这里放慢脚步,对话历史,畅谈未来,绽放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梁晶晶,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