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新修缮的灌溉渠使用情况。陆燕 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水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近年来,我市一些水利设施由于管护不到位等原因,出现渗漏、淤积、水毁等问题,导致部分设施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
对此,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灵山县新圩镇镇长劳英豪,从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全面启动排水清淤工作、制定长效管护机制、强化上下联动等方面,领衔提出了《皇冠体育: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的建议》(第26号)。
1月9日,记者走进灵山县那隆镇陈垌村委旺山塘村的一处水稻田,尽管当前为旱季,但村民仍能从一旁新修缮的灌溉渠内取水浇菜。“去年3月,那隆镇陈垌村委旺山塘村小型拦水坝建设项目开始动工,5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修建了小型拦水坝1座,建设排灌渠道372米,满足了650亩耕地用水。自从我们完成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整治后,不仅雨季起到了排涝的作用,旱季也能及时调水灌溉,村民都很高兴。”陈垌村第一书记李道和说。
农业稳则天下安,水利兴则农业旺。市水利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以严格落实责任、规范办理机制、强化沟通协调的工作要求,会同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开展小型农业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对集中连片耕地面积50亩以上,且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的农田灌溉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排涝工程等进行综合整治,着力恢复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的水源调蓄能力,畅通“梗阻”渠道,联通渠系“最后一公里”,解决渠道淤积或侵占等问题,健全完善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管护制度,推动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管护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2024年,全市共落实资金4252.89万元,实施攻坚行动项目97个。截至2024年12月底,97个项目全部完工,新增恢复灌溉面积近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约2.2万亩。”市水利局建设科副科长陈怡介绍,“下一步,市水利局将持续强化帮扶指导、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攻坚行动,为我市有效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梁晶晶 黄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