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现场监督路灯安装。张志富 摄
村道正在铺设垫层。张志富 摄
本网浦北讯 在浦北县官垌镇人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施工场上,总能看到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他们化身为项目进度与质量的“现场监工”。该镇人大依托遍布17个村(社区)的代表小组,以一场场覆盖民生实事项目全链条的闭环监督行动悄然改变着全镇基层治理面貌。
为聚焦民生项目精准监督,经镇人大主席团工作部署,该镇人大将4个代表联络站和各村代表小组变成监督民生实事的“前沿哨所”,灵活采取“日常巡查+专题视察+问题督办”模式,把办公室搬到民生项目建设一线,推动各项民生项目落细落实。
近日,在该镇大岸村委国冲村“亮化工程”票决民生实事项目施工现场,镇人大代表、村党总支部书记黎华实地监督路灯安装,详细询问施工进度;在群生村委车踏村至大岸村委高尖村道路硬化项目一线,人大代表覃渝俯身仔细检查道路垫层情况,当场指出垫层厚度不够,现场督促施工方整改,这种“眼见为实”的监督,让问题无处遁形。
据了解,群生村委车踏村至大岸村委高尖村道路硬化工程与各村(社区)公共基础照明项目作为2025年官垌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项目,经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联动发力,争取资金项目,成功推动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实施。其中,投资149.35万元,硬化2.771公里道路的车踏村至高尖村硬化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投资132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733盏的公共基础照明项目已接近完工。
闭环监督绝非“一看了之”,而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发力。代表们将走访收集的问题及时反馈至联络站,经梳理后形成清单,通过联络站直通车机制,由镇人大转交镇政府相关部门限时办结,确保监督发现问题责任到人、整改到位、反馈及时。该镇人大主席李晓表示:“监督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代表联络站打通了民意直通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用好这个平台,确保群众期盼的每件实事都扎扎实实落地生根。”
小平台承载大民生,该镇人大以联络站小平台撬动监督大效能,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让每一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都浸润着坚实的民意基础和民生温度。截至目前,该镇人大组织30余名代表开展监督检查24次,累计发现并推动解决施工进度滞后、项目选址、路灯安装等问题13个,整改率达100%。昔日代表票决事项上的“蓝图”,正加速转化为群众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梁晶晶 董宇鸣,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