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路段交通标线图。莫滟鑫 摄
工作人员安装道路标识牌。莫滟鑫 摄
本网钦南讯 7月9日,站在钦南区东场镇集镇街道上,崭新鲜亮的交通标线在阳光下清晰延伸,红蓝相间的道路标识牌在路口依次矗立。这焕然一新的景象,源于东场镇人大对民生“痛点”的持续关注与有力监督——通过组织代表调研、跟踪问效,推动镇政府将集镇交通规范提升工程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最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安全与便利。
此前,每逢圩日或上下学高峰,集镇部分路段“行车难、停车乱、秩序差”的问题,一直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时听到的高频“烦心事”。镇人大将此列为年度监督重点,组织部分镇人大代表深入集镇主干道,与商户、居民、接送学生的家长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大家对交通秩序的意见建议,督促政府将其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下决心破解这一民生难题。
工程启动前,镇人大再次组织代表参与前期勘察,对镇政府及交管部门拟定的规划方案提出修改建议——从停车位数量、非机动车区域设置到新能源车充电专用车位标注,都结合代表收集的民意进行了优化。在人大代表的跟踪监督下,镇政府及交管部门对集镇核心区近2公里道路实施系统提升,重新施划和补划机动车停车位240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10余处,明确标注新能源车充电专用车位,清晰划设道路中心线、分道线及人行横道线,在关键路口新安装道路指示牌、禁停标志牌8块,有效引导人车分流、规范行车停车秩序。
“以前车子乱停常堵店门。现在按线停车,路顺畅了,生意也舒心!”杂货店赵老板的感慨道出商户心声。新能源车主黄师傅欣喜地说:“充电专用位标线醒目,有法可依,不会被占用,方便多了。”群众的满意是对人大监督实效和政府执行力的肯定。
如今,车辆按位停放成常态,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渐成风尚,这不仅是交通秩序的提升,更是人大监督“划”出的民生温度、法治力度与文明高度。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梁晶晶 谭乃豪,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