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享带头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维护。廖雪丹 摄
调研那学村委“菜篮子工程”。廖雪丹 摄
参与铺设沥青路面。廖雪丹 摄
本网钦北讯 在钦北区小董镇那学村,提起陈同享,村民们的脸上总会泛起笑容:“他是个实在人,为村里办了好多实事。”
作为那学村的一员,他经商有成却始终情牵故土,坚持为乡村发展作贡献;身为市五届、市六届人大代表、小董商会会长,他以广阔视野履行职责,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以实干书写对家乡的赤诚。
退职不褪色的“新时代乡贤”
2013年,商海归来、事业有成的陈同享放着千万生意不做,选择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8年,成为当地有名的“倒贴钱”村官。任职期间,他带领村民完成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那学村从“脏乱差”蜕变为“全国文明村”。
2021年卸任党支部书记后,他“退职不褪色”,对村里的事依然上心。2024年,针对那学村长期缺乏路灯、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他主动扛起村庄亮化工程,充分发挥自身人脉与威望,挨家挨户动员群众参与,同时联系村委会对接相关部门,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项目最终获批,将为村里安装150盏崭新路灯。目前路灯桩基建设已全部完成,进入安装阶段,不日便可竣工,那学村“无路灯”的历史将被终结。
面对村容村貌整治维护和杂草清除的长期难题,陈同享始终带头行动。每次整治活动,他第一个穿上工作服,扛起镰刀、背起除草剂走进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身影带动人大代表、党员志愿者及村民分片包干,清杂草、运垃圾,让村貌始终维持良好。他常说:“现在尽管不再担任村委会职务,但为村中发展做点事情的心意不变,为民代言的信念不变。”
为民代言的“履职之星”
作为人大代表,陈同享始终关注小董镇的民生问题,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民代言,为民解忧。
小董镇宝鸭坪路口因年久失修,一度成为周边多个村庄群众出行的“拦路虎”。2023年6月,在镇人大组织开展的“民意直通车”活动中,听到群众的迫切呼声后,陈同享当即表态:“这事必须解决!”他发挥小董商会会长的号召力,带头捐资并逐户动员商会成员,很快筹集到24000多元修缮资金;施工期间全程参与,并组织36人次义务劳动,清理40余立方米废土淤泥,铺设200平方米沥青路面,修复30多处坑洼。如今,平整的路面让群众出行再无顾虑。
同年,为保障全镇群众“菜篮子”供应稳定、品质安全,陈同享积极参与镇人大组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蔬菜种植基地开展专题调研。他蹲在田间与种植户细聊品种选择、技术应用、病虫害防治,详细记录生产成本、销路难题;针对发现的种植技术薄弱等问题,利用自身资源邀请农业专家到那学村委会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户的生产技能,进一步提高该村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为全镇民生保障和农民增收添上了扎实一笔。
当选市六届人大代表以来,陈同享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分别在市人代会上领衔提出《皇冠体育: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和建议》《皇冠体育:修建小董段桥梁的建议》等5条代表建议,推动相关民生实事的解决,累计参加代表履职活动22次。他的履职事迹及成效得到市人大常委会肯定,2021年8月被评为市五届人大代表“履职之星”。
从“新时代乡贤”到“履职之星”,陈同享始终以“为民”为初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一件件实事串起对乡土的热爱与担当,用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梁晶晶 谭乃豪,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