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新建垃圾池进行验收。莫滟鑫 摄
开展乡风文明活动。莫滟鑫 摄
本网钦南讯 “以前倒垃圾要绕半里路,夏天苍蝇蚊子围着转。现在家门口就有干净池子,扔垃圾顺脚事儿,村道都亮堂多了!”8月6日,钦南区东场镇35个新建垃圾池相继通过验收、正式投用,村民家门口的“垃圾愁”迎刃而解。这一民生工程的落地,离不开镇人大的持续监督与推动。
此前,镇人大代表在入户走访时,多次收到村民反映皇冠体育:垃圾投放不便的问题。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人大工作的“指南针”。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广泛征集民生实事建议,“新增标准化垃圾池”因贴合群众需求、关乎人居环境,被纳入候选项目。今年初,在镇人代会上,经过全体代表票决,“新增标准化垃圾池建设项目”入选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正式纳入镇政府“为民办实事”清单。
从选址到落地,人大监督贯穿全程。项目启动前,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联合踏勘了27个自然村,现场论证35处拟选址的便民性、实用性。建设中,人大代表化身“质量监督员”,先后5次深入施工现场,对池体加固、防渗漏等关键环节提出整改建议。验收时,代表们特意邀请村民现场“验成果”,将村民的直观评价一一记录,作为验收“合格”的重要依据,真正让“群众满意”成为民生实事的“验收标准”。
如今,35个新建标准化垃圾池整齐分布在村头巷尾,不仅解决了村庄“垃圾无处放”的痛点,更激活了乡村文明“一池春水”。依托垃圾池建设,镇里每月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主题的乡风文明活动,人大代表带头参与,与保洁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村民共同整治环境,重点维护新建垃圾池周边卫生,今年以来已开展乡风文明活动28次,“人人参与、户户行动”氛围日益浓厚。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梁晶晶,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