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清廉机关建设动员会暨机关“微讲堂”启动仪式。谭乃豪 摄
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谭乃豪 摄
召开集体廉政谈话提醒会。谭乃豪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围绕一个目标——打造“铸清廉人大·映为民初心”清廉机关品牌,紧盯三个方面——营造“廉生态”、打造“廉矩阵”、创造“廉业绩”,突出五个联动——铸“廉魂”、建“廉基”、育“廉风”、护“廉线”、促“廉劲”,以强化党的自我监督推动清廉机关建设提质增效,进而提升人大监督质效,实现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相融互促。
以“聚廉心”营造严字当头的“廉生态”。顶格化抓统筹推进。把清廉机关建设作为书记工程,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专门抓,列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等范畴,推动清廉机关建设有效落实到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长效化抓融入日常。健全完善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和各党支部“四级”党组织责任制,每半年至少研究1次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紧密结合立法、监督、代表等业务工作一并抓推进,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形成“个个思廉、处处守廉”的氛围。项目化抓闭环管理。紧盯清廉机关建设启动建设、全面深化、提质增效“三步走”,制定集机关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清廉机关建设于一体的“三清单”等,列出18项工作任务、50项具体要求,将任务目标项目化、清单式推进,挂图作战、定期复盘,形成全周期闭环管理。
以“五联动”打造全面从严的“廉矩阵”。思想引廉铸廉魂。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皇冠体育: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等作为各级党组织会议的必修课,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对党忠诚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培训等范畴,健全学习贯彻和跟踪落实全链条,开展相关学习50多次,其中深化机关“微讲堂”学习教育,举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解读等“微讲堂”35期。组织固廉建廉基。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严格落实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等具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相融互促。搭建廉洁共建“小载体”,组建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财政局、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八个单位组成的“新通道枢纽党建联建共建”融合体,开展清廉建设等主题活动21次。搭建廉洁共治“大平台”,把清廉元素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入帮扶村、包联社区开展“践行八项规定精神,弘扬廉洁家风、共铸民族团结家园”等活动30次。文化润廉育廉风。建设集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长廊、各支部动态党建宣传窗口、人大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人大网站等于一体的线上线下廉洁文化宣传阵地,常态化展播党规党纪知识、品牌建设成效等,让廉洁文化可观、可感、可触。注重把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与清廉机关融合共建,借助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绝对忠诚情景党课、廉政文化书法展、“家庭日”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16次,推动廉洁文化从机关走入家庭日常。机制守廉护廉线。制定、修订为基层减负、调研工作纪律监督等制度34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排查、研判、防控和重大节假日廉政提醒等警示警醒机制,常态化开展政治体检,定期排查廉政风险点,召开廉政提醒会等22次,对区内外人大系统严重违纪违法等进行通报,形成党风廉政监督常态化长效化。典型带廉提廉劲。通过“7个10”专栏等挖掘人大工作队伍、人大代表清廉务实为民履职风采,选树清廉守纪、勤政为民、爱岗敬业的勤廉榜样、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等先进典型28名,引导党员干部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勇担当、善作为、谋创新上,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25人次。
以“促融合”创造为民务实的“廉业绩”。清廉赋能“会监督”。坚持促发展和清廉履职相融合,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常委会党组书记担任全市陈皮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主任、市坭兴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组长,通过率先示范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进行监督,推动产业园建设、品牌打造等工作,助力全市陈皮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助推打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百亿产业链。清廉赋能“善监督”。坚持干成事和干净干事相融合,聚焦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市纪委监委“专责+专项”监督协同联动,加大对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群众安置搬迁、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等7个方面监督力度,组织21件涉及运河的代表建议提交全国、自治区人代会,助力把平陆运河建设打造成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清廉赋能“敢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和廉洁导向相融合,聚焦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综合运用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方式,听取和审议皇冠体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开展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基层卫生医疗等25项民生重点领域事项监督,把监督触角向基层末梢延伸,推动各项民生事项落实到位。通过有效融合,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作风制度保障,自2022年以来共有68项工作得到市级以上表彰、肯定,其中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等集体荣誉17项。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谭乃豪,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