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钦州学院通过转型升级,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是通向北部湾大学的一条绝好途径。作为人大代表,我的责任是身体力行助力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现在钦州学院正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是转型发展。”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远林认为,要想助推学校的转型发展,就要把学院的本科专业按照应用型大学的要求,逐步实现转型。
以项目教学为契机,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社会上对我们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我们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欠缺动手能力。”黄远林代表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转型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积极引进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项目,把课堂从教室转移到机房和野外,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而学生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在实践中主动地探究学习,避免了过去讲授知识和实践操作相分离的局面,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黄远林介绍,从2014年3月份起,学院组织逾百名师生共同参与灵山县旧州镇横塘村土地开垦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规划设计、钦北区平吉镇3个村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可研报告、浦北县农村宅基地测量、浦北县地理国情普查、武宣县地理国情普查等6个项目,把土地规划、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测量学等教学理论知识与项目的实施密切结合起来。
与专业相关项目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显著成果,地理科学实验中心主任欧业宁说:“业主也请过外面的单位来做项目,然而往往会叫我们帮忙修改,我们提交的成果基本是一次通过,业主非常认可。”同时,教师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也密切起来,增强了教师的综合实力,为今后进行项目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3年8月以来,黄远林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带领资源与环境学院加快办学模式转型步伐,将学院的转型与钦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助推企业服务年活动,先后组织近20名旅游专业的硕士、博士进行旅游调研,为旅游企业排忧解难。2014年人代会期间,他领衔提出了《皇冠体育:利用钦州学院旅游管理人才为钦州市旅游业发展服务的建议》,成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建议。
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市委、市政府和人大代表多年持续呼吁要办成的大事。黄远林说:“作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钦州学院二级学院的院长,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促进资环学院的转型,助推北部湾大学的尽快建成。”
(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