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醉”心教育追梦人生

——记市五届人大代表、灵山县三小校长陈雪玲

2017-02-12 13610次浏览 作者:陆铭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陈雪玲代表与学生们一起谈理想。陆铭 摄

 

“自1990年钦师毕业走上教师岗位,我就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力量。”灵山县第三小学校长陈雪玲说。她醉心教育事业,立足三尺讲台,爱生如子。2012年获广西特级教师、首届钦州名师,还曾获钦州市优秀教师,市第五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灵山县第六、七、八批拔尖人才,钦州市、灵山县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对象。2016年8月她当选为灵山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民办实事,为教育尽全力。

醉心教育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陈雪玲她常对老师们这样说,爱是班风转变的催化剂。不管是接手习惯好的班,还是接手纪律稍乱的班,陈雪玲都有办法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2006年春,五(1)班的数学老师向学校提意见,说这个班纪律实在太差,自己根本没办法上好课,要求更换岗位。学校领导商量后决定让当时任副校长的她去收拾“烂摊子”,她没有怨言地接受了任务。谈心,实现了师生间的零距离;家访,掌握了教育的第一手材料;活动,凝聚了班级的向心力。仅仅一个学期,陈雪玲的爱感化了61颗童心,期末评比“文明班”,五(1)班终于榜上有名了。

陈雪玲还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在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陈雪玲上的课,学生爱听,老师爱看,她多次应邀在县、市教研活动中上示范课。陈雪玲作为广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她总是关心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充分发挥着示范及指导作用。2000年以来,她平均每年指导一位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赛课活动,经她指导的黄桂海等老师参加市、县级课堂教学比赛,均取得了好成绩。2009年,她被灵山县教师进修学校聘为培训专家后,多次在特岗教师、教导主任、校长岗位培训班上做专题,先后共做专题讲座12次。

善于管理 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润色

2013年8月,陈雪玲调任到灵山县第三小学。陈雪玲认为,要想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取得长足发展,首先是要抓好规范的常规管理工作。陈雪玲常说,“把常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特色。”因此她从制度入手,组织教师修定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工作上从细节入手,每一项工作抓细抓实。

她鼓励老师们参与“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言”等活动,善于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学校的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特色鲜明,学校先后被评为广西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钦州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她也先后被遴选为钦州市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对象、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培训对象。记得2013年她在校长竞聘演讲中说“做一名美丽的数学教师,我做到了;如果有机会,我将争取做一名有魅力的校长。”

履行职责 为做好人大代表尽心尽力

陈雪玲说:“人大代表为人民,我有义务、有责任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自从当上人大代表以后,她时刻想着怎样为教育多办实事、好事,怎样为百姓传达心声,多办实事。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多所带来的心理、安全、教育等问题越来越多,国家也于2016年2月14日出台了《皇冠体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如何让全民共同关注、让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得到落实,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问题,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到来之际,陈雪玲正认真撰写《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的建议》。此外,她还计划在本次会议上就城区中小学校规模和班额超大问题、县内成立学区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等问题提出建议。

(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