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皇冠体育 > 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

用心浇筑教育事业 谨记人大代表任务

市五届人大代表、第四小学科研处主任梁秀琼

2021-01-19 17743次浏览 作者:陆燕 李梓宁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梁秀琼在课堂教学。陆燕 


辅导学生。陆燕 


与同事交流教学工作。陆燕 

 

本网讯 在教学工作中,她是一位敢为人先、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在人大代表履职中,她是一位体察民意、为民办事的好代表;市五届人大代表、市第四小学科研处主任梁秀琼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形象,更展示了人大代表的担当。

1994年钦州市民族师范毕业后,梁秀琼老师先后于钦州市犀牛脚中心校、钦州市第二小学、钦州市第四小学任教教,直至现在,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5年。自2016年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她先后提出《皇冠体育:加强公路周边学校交通安全的建议》《皇冠体育:钦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建议》等意见建议,小到道路安全、大到教学改革,她不断奔走,只为履行人大代表的责任。

 

勤勉尽责 积极探索课改实验

1月7日,市第四小学的会议室里十多名教师围绕着《怎样让学生迷上语文》的主题进行热烈讨论,“让学生喜欢上语文,首先,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组织好语言表达,最起码语言要幽默。”“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设置上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从玩中学从学中玩。” ……教研活动是载体,课改教研是先导。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使高效课堂在学校全方位开展,梁秀琼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经常组织课改讨论会,收集老师的课堂意见,努力做好新课改的模范带头人。

“对于课堂改革,我不仅关注如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更关注如何提高学生上课兴趣。”梁秀琼告诉记者,尽管课改过程中存在推广困难、教学设备老化等问题,但她都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多次对学校教师开展新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培训,注重抓好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技能的培养,除了认真研读《新课标》之外,还充分利用隔周一次的业务培训时间,对全校语文老师进行培训,勇当课改领路人。

与梁秀琼共识了20年的同事刘秀凤这样评价梁秀琼。“她和我是多年同事,作为钦南区的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她一直致力于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在梁秀琼的带动下,学校课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课堂效率显著提高,学校教师也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举行的论文大赛、优质课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多项奖励,课改实验获得显著成效。

 

四处奔走 只为学生出行安全

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为广大市民所关注。钦南区位于我市主城区,随着近年来,我市社会经济和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钦州市部分主要交通要道从钦南区周边学校旁边穿过,学生上下学必须横跨过道路,如扬帆大道路段旁沙坡小学、葵子小学、茂盛小学,北部湾大道旁的尖山中学和中心小学等等,这些交通要道过往车辆越来越多,虽然安装有斑马线、减速带、速标识等交通警示标志,但由于没有红绿灯和测速器等设备,较多过往车辆没有减速让行,车辆通行速较快,特别有些道路过往大货车不但多,而且车速也比较快,再加上公路两边有建筑物遮挡,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又恰逢交通高峰期,接送学生的家长开着车都停留在学校门口和公路上,熙熙攘攘,对教师和学生通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点,梁秀琼四处奔走,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倾听了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声后,她在市五届人大会议中提出了在学校周边安装一些警示标志或增设红绿灯的建议,希望提高行人车辆的安全意识,为孩子们的出行安全增添保障。而这一建议得到了市公安局和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青龙小学、大番坡小学等校门口都增添了警示标志或红绿灯,给老师家长们吃上了一颗“定心丸”。一个月后,梁秀琼再次来到这些学校门口进行实地查看,发现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了。“安全无小事。我们希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保障孩子们的出行安全,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是教师的职责,更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梁秀琼笑着说。

 

心系群众 牢记人大代表使命

成为一名人大代表,对梁秀琼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责任。“人大代表为人民,我希望能从小问题出发,把政府看不到的小问题通过人大代表的口向上诉讼出来。” 作为人大代表,梁秀琼始终心系自身职责与使命,发挥特长与优势,对每一条建议进行认真答复、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她为学生们倾注心血汗水,为建设美丽校园,为学生的安全事业,为教育事业的改革贡献了才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树立了代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代表的积极作用。

梁秀琼说:“两会即将召开,我会继续提关注教育基层改革的问题。同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就如何提高全市人民素质这一问题提出建议,引导和鼓励市民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全民读书热情,为书香文明城市的建设贡献自身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冯国旭 刘锻 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