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戴联华
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
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皇冠体育:钦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钦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前,财政经济委员会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提出了初步审查意见;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初步审查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本次大会期间,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暨全市年中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执行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皇冠体育:钦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及批准的年度计划,抢抓平陆运河建设等重大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全面落实市委“359”目标任务体系,奋力谱写好“港、区、产、城、人”五篇文章,积极实施九个突破行动,全面开启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新篇章,有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计划执行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向好。GDP增速排全区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增速排全区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排全区前列。
二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恒逸一期、华谊三期、国投钦州电厂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2023年实施和新落户的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超过10个,其中三百亿级重大工业项目达到6个,总投资超2600亿元。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呈现新态势。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木材及纤维加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钦州石化产业园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千亿级专业化工园区。
四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再上新台阶。平陆运河项目建设进入全线施工,各项配套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钦州段征地搬迁实现“5个百分百”;港口物流体系提级扩能,我市获批为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钦州港进入全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前10强,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上升至第35位。
五是社会民生事业有新改善。我市获得正式授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大风江大桥实现通车,县域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灵山县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开展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经验做法获列入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我市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增加到6家;实施十大惠民工程项目76个,全市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资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8亿元,保障303.86万人次,做到应保尽保。
同时,我市2023年计划执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低于预期目标。二是个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受要素制约影响未能如期推进。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占全市GDP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增加值占本县区GDP比重较低。四是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紧张问题仍然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判,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计划草案总体可行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体现了中央、自治区以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衔接了我市“十四五”规划。草案预期目标、主要任务措施等安排考虑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特别是资源、财力、环境等实际支撑能力,符合我市实际,总体可行。
三、建议批准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皇冠体育:钦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钦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四、做好2024年计划执行工作的建议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钦州撤地设市30周年,做好我市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做好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要确保资金投入,扎实做好土石方利用、城区桥梁改造、市政设施迁改、交通组织、饮水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等工作,全力服务保障平陆运河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同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廉洁高效推进。二是加快编制和通过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规划。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内河港、沿线城镇国土空间、城市建设、产业园区等方面加快研究编制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相关规划。三是尽快开工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先导工程项目,有序建设重点项目。要做好项目策划,组织实施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场景和配套设施项目,更好地发挥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对区域投资增长的促进作用。四是高质量建设国际门户港。深入落实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江铁海多式联运中心,提升通道运行效率和口岸服务环境,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高质量建设。
(二)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突破行动,全力推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速推进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华谊钦州基地三期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尽快建成和投产、达产。二是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加大全产业链招商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体系。三是建设高质量产业园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精准做好要素保障,谋划平陆运河沿线产业体系和园区发展定位,高水平建设产业园区。四是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围绕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等重点产业,积极搭建有科研院校参与的高水平科创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五是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优化结构、提升功能,努力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六是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聚焦自治区“三升两去三消减”目标,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七是实施县域经济突破行动。建立健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组织协调机制,支持县区打造优势产业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实施开放合作提效突破行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与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推进深化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协同发力。二是加快重大开放平台升级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台支撑作用。推进自贸试验区2.0版升级建设,完善升级“两国双园”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建设。三是深化产业协作共建,主动对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四是抓好外贸外资工作,促进外贸外资稳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独特优势,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拓展对外贸易新业态,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合作,开展境外经贸招商活动。
(四)强化协同联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围绕滨海运河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做好平陆运河沿线城镇带规划编制,优化沿线城镇定位和功能布局。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整合优势农产品资源,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高质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创新农业产业经营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经济效益。四是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平陆运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五)聚焦民生品质提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力度和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教育、文化、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水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强化撂荒耕地治理,巩固粮食生产基本农田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四是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五是继续开展为民办实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六)强化计划执行,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分析,每个季度对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计划执行如期推进、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抓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研究办理工作,坚持落实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季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机制,确保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落地见效、计划执行提质增效。三是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实施“后半篇文章”,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组织开展“十五五”重大问题研究,策划“十五五”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责任编辑:冯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