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探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探讨

从“睿智之言”到“良法实招”
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2025-04-16 1430次浏览 作者:吴丹萍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皇冠体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人大皇冠体育皇冠体育:代表建议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上深耕细作,努力让代表的“睿智之言”落地为推动钦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法实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钦州篇章贡献力量。

一、锚定“提得准”,夯实建议内容高质量根基

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议案建议集中汇聚老百姓智慧、承载老百姓热望。近三年来,皇冠体育:以全面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为目标,多策并用,为代表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注入新的活力、能力和动力,真正让代表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实。

(一)深化履职历练,促代表“提”的底蕴。立足以培训提升能力,以实用提高实效。通过组织编印培训教材、建立培训基地、开展专题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代表综合素质。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履职工作,帮助代表开阔眼界、提升格局、储备“能量”。47名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代表144名,7个专业代表小组固定联系代表163名,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三年内常态化邀请110余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组织9次基层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座谈会,听取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意见建议370余条。邀请市人大代表480余人次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询问、评议等活动,收集代表建议建议270余条。此外,采取信息化手段赋能代表履职,建成“钦州人大代表履职平台”APP,实施履职量化考评,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三年来,市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提出建议500多件,契合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呼应社情民意,为钦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二)用好代表联络站,促代表“提”之有物。联络站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民声、汇聚民意、凝聚民心的重要平台。全市280个联络站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功能,广泛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区内首设绿色化工产业代表联络站,传递化工行业心声;设立涉侨工作联络站,关切归侨侨眷民生;设立海上联络点,打通了渔区民意收集“最后一公里”。联络站组织代表“昼访夜谈”推动履职全天候,通过“圩日有约”、“移动办公桌”、“围炉夜话”、“民意直通车”等,走进街头巷尾,穿梭乡间小路,听取征询群众意见建议。三年来,联络站开展活动11000余场次,收集民情民意14300余件,形成代表议案建议1800余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建立健全机制,促代表“提”的质量。健全议案建议前沟通协调机制,为代表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保障代表知情知政,确保建议切中要点。探索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与常委会监督工作相结合机制,各专委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每年选择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代表提出建议的重要参考,让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建议。建立议案建议“预审+会商”机制,代表提交前,会同各代表团及相关专业人士、业务骨干进行初步审核,严把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代表提交后,代表工委进行二次审核,从格式规范、内容明确、措施可行性等多维度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建议,及时退回代表修改完善,确保最终提交的建议质量过硬、专业水准高,切实推动解决钦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钦州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二、聚焦“办得实”,提升建议办理高质量效能

办好代表建议,不仅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政府部门履职尽责能力的试金石。为实实在在提高建议办理质效,各有关方面坚持靶向发力、积极作为,办理工作实现了“沟通率、按时答复率、满意率”三个100%,代表建议办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硬招实招。

(一)抓重点,以关键突破带动全局。每年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热点,确定一批重点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领衔重点督办,市人大各专委对口督办、代表小组分类督办实现全覆盖,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建议问题解决。三年来,围绕经济建设、城建交通、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办理重点建议50余件。2024年率先在全区实行市领导督办联络站重点建议,市委书记钟畅姿等22名市领导共督办43件联络站重点建议,一批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落地落实。这一机制编入全区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指南(第四版)。

(二)盯节点,强化办理工作时效。结合常委会中心工作,以代表议案建议工作为抓手,推动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有机融合,严格标准与时限,及时督促承办单位扎实推进建议办理。推动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和代表建议办理双向促进、创新发展。如,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在重点督办《皇冠体育:在钦州市儿童医院建设一个公交车停靠站点的建议》时,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同步开展监督议题相关调研,实现督办与监督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三)破难点,攻克顽疾提升实效。紧盯不放“反复提”的代表建议,直面问题,摸清原因,强化举措,有效攻克小区物业管理、饮用水困难、新能源车充电桩数量不足等“老大难”问题。如,针对《皇冠体育:对物业小区纠纷主要存在问题调解机制建设与运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市人民政府共同调度、互通办理,统筹协调住建部门印发《皇冠体育:开展2024年钦州市物业管理区域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违法行为检查的通知》,推动建立市级物业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

三、谋定“用得好”,实现成果转化高质量飞跃

市人大常委会同各承办单位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代表反映的民意诉求切实融入国家机关各方面工作中。一件件凝聚着人民期盼的议案建议,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务实举措,逐步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为钦州发展描绘出绚丽画卷。

(一)推动转化为政策举措,引领产业发展。把代表建议的真知灼见,巧妙转化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破解难题的政策措施。如,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三级人大代表连续三年提出超30条皇冠体育:发展陈皮产业建议,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将陈皮产业发展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先后出台《钦州市“一县一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浦北县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专项发展基金设立,标准化厂房投产,陈皮产业开启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新进程。如今已带动近1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产值突破60亿元,力争到2026年把陈皮打造成为百亿级产业,成为推动钦州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二)推动上升为法规制度,护航城市发展。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与立法工作并重。2016年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上,4位代表首次提出《皇冠体育:要求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的议案》,随后三年21名代表先后围绕老街发展提出4件代表建议。2020年1月,《钦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老街区保护有法可依。2021年钦州老街景区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钦州的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9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首次就《条例》实施走进历史文化街区,护航《条例》行稳致远,让老街在法规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25年3月,钦州老街获批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三)推动落地为民生实事,增进百姓福祉。代表建议传递人民呼声、凝聚群众期盼,推动建议落地为民生实事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关键所在。如,《皇冠体育:精细化管理红绿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品质的建议》,市公安局成立专班,全面排查城区124个信号灯,实施24小时远程监控与不定时交通疏导,实现路口多时段多方案配时控制,城市交通更加顺畅有序。《皇冠体育:加强乡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建议》提出后,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筹集资金更新或新建一批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工程项目,目前市、县(区)、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广场)60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14个、健身步道184公里、社会足球场92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3平方米,基本建成城区“十五分钟健身圈”,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提高人大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质量是一个不断探索、久久为功的过程。虽任重道远,但每一次机制的完善、每一回沟通的深化,都如同坚实的基石,为建议的落地生根筑牢根基,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冯国旭,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