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体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皇冠体育

东场镇:代表履职促奖补 助农增收显担当

2025-08-14 64次浏览 作者:莫滟鑫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工作人员到田间核验优质稻种植奖补。莫滟鑫 摄

 

本网钦南讯 “老黄,你家今年养了3亩虾,按政策每亩奖补960元,加上种植的4亩优质稻,奖补金能领4160元!”8月14日,在钦南区东场镇白木村脱贫户黄长锋家的院坝里,镇人大代表、白木村支书裴绍强拿着产业奖补申报表,一边核对数据一边笑着说道。近日,东场镇第四批脱贫户产业奖补核验工作全面启动,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政策宣传、实地核验、跟踪服务,为产业奖补政策精准落地“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东场镇人大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将监督推动脱贫户产业奖补政策落实、助农增收列为年度履职重点,通过“调研+监督+服务”三位一体履职模式,推动产业奖补从“发钱补产”向“强产增收”转变。自年初首批申报以来,镇人大已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2次、走访农户60余户,收集并推动解决政策知晓率低、技术指导不足等问题8个,助力前三批产业奖补惠及188户脱贫户,累计发放奖补资金63.83万元。

为推动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47名镇人大代表联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组建7支“政策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坝,用方言土话讲解“养殖每亩补多少、哪些种植列入奖补范围”“奖补流程怎么走”等群众关切的问题。“以前对政策了解不清,现在人大代表上门讲得明明白白,发展产业更有动力了!”已申报3亩花生种植奖补的脱贫户高天焕说。

核验环节,镇人大把“精准监督”贯穿全过程。镇人大代表联合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实地核查种养规模、生长状况,严把“申报初审、实地核验、数据复审、公示公开”四道关口,确保每一笔奖补资金都“精准滴灌”到户。截至目前,第四批核验已覆盖150余户脱贫户,拟发放奖补资金约30万元。

产业奖补不仅要“发钱”,更要“赋能”。镇人大聚焦“输血”变“造血”目标,推动政府同步落实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拓展。在人大监督推动下,镇里组建由人大代表、农技专家、村“土专家”组成的“助农服务团”,每月定期开展“田间课堂”,手把手教脱贫户解决种植养殖技术难题。同时,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农户销售需求,促成镇域内农产品加工厂、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等,帮助拓宽销售渠道。

(责任编辑:冯国旭 吕东旭 谭乃豪,特约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