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有感于一些“人大代表之家”建与管脱节
梁德盛
最近,作为片区考核小组成员,笔者参与了对部分镇、村“人大代表之家”运行情况的年中考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难发觉一些“人大代表之家”存在重建轻管,运行不畅等现象,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还使镇人大及人大代表的形象打了折扣。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以来,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相继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活动站”、“人大代表工作室”等形式多样的载体,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阵地、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服务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
灵山县按照“试点——推广——深化”的建设模式,自2010年12月在新圩镇漂塘村第一个挂起“漂塘稔坡代表联合之家”后,于2011年在全县18个镇进行推广建设,至今已建设有镇级“人大代表之家”18个,村级、社区“人大代表之家”30个。建“家”伊始,各级“人大代表之家”的确为代表履职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为群众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新圩镇漂塘稔坡人大代表联合之家成立后,多年无法修通的漂塘与稔坡村的环村道路,通过代表之家代表的通力合作,使两村的道路得以接通,彰显出了代表联合之家的强劲生命力。还有武利镇社区的 “人大代表之家”,根据社区社会治安复杂的实际,建议组建社区义务治安联防巡逻队,并得到采纳。联防巡逻队成立至今两年来共抓获违法犯罪分子12名,义务救助群众8人,消除火灾隐患10多起,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镇的“人大代表之家”开展活动不够经常化,时常“铁将军把门”,“家”门常闭。笔者在一个镇检查时,发觉这个代表之家室内灰尘积了厚厚一层,应该已有时日不开门了;有的“人大代表家”虽然硬软件配置齐全,但活动开展记录空白,成了摆设。
笔者认为,“人大代表之家”作为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的场所,选民反映意见的地方,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我们的“家”门不仅要常开,人大代表们更应常回“家”看看。那么,如何才能让“家”门常开,代表常在“家”呢?
首先,列入年度考核指标,确保“家”门常开。现在我们的“人大代表之家”不缺设备、不缺人,就缺管,一个促使“人大代表之家”运行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为此,我们不仅要制定“人大代表之家”轮值、接待日等制度,还要把“人大代表之家”的运行情况纳入镇人大工作考核中,作为评先争优的指标之一,只有之样,“人大代表之家”开展活动才会日常化、经常化。
其次,要提高思想认识,让代表常回“家”看看。切实把“人大代表之家”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代表为民履职的一种有效方式,让人大代表充分认识建立“人大代表之家”的重要意义,经常性开展活动,召开“家庭”会议,把“家”成员陇在一起。同时,强调人大代表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履职责任感和服务选民的意识,激发代表参加“人大代表之家”活动的热情,让代表常回“家”,常在“家”。
第三,要加强指导和强调实效,激发“家”的魅力。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深化的目标要求,县人大常委会及镇人大要切实加强指导,配强配全“家”设备,选准选好“家”成员。同时,要指导“人大代表之家”选好开展活动的载体,始终把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增强工作实效放在重要位置,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彰显“家”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