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8次主任会议,为全力争取第一批获得行使地方立法权作有关工作部署。谭乃豪 摄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莺子提出科学统筹申报工作全局的要求,争分夺秒,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谭乃豪 摄
2015年7月6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47次主任会议,进一步讨论我市申请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有关草案,为准备申报材料作冲刺。谭乃豪 摄
躬耕法治沃土,劳必有所得,累定有所值。
2015年8月1日,在岁月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瞬,而在法治钦州建设征途上却将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将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钦州、玉林6市自2015年8月1日起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至此,广西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由南宁市1个增加到7个。
这是广西对钦州的高度信任——在全区13个设区的市竞逐获准行使地方立法权,六市第一批获准,钦州争下一席。
这是“自强实干、融和共赢”钦州精神的再次闪现——距中央的决定和国家的法律规定“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才数月,钦州就从严从实完成八大方面申报工作的“规定动作”,光专门的各类文字材料就准备了180多页。竭尽全力,一举成功。
这是400万钦州各族人民的深切期盼加速走向现实——市人大常委会将就钦州坭兴陶土保护、钦江水源保护等方面展开立法,法治新风从“故乡土”、“母亲河”开始,拂向1.08万平方公里的钦州大地。
从新的起点上出发,法治钦州建设在加速。
谋划——一切为“接得住”做好准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作出重要部署,新修改的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同时授权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
各地为“接得住”积极“热身”。颠扑不破的道理正是:“机会永远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寒冬料峭的2014年12月1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莺子亲自出席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第38次主任会议,明确任务,语重心长:“市人大常委会要及早着手谋划,在人员、机构、经费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争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我市为第一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市委将一如既往支持人大依法履职,依法监督,营造良好的人大工作氛围。”并深谋远虑地提出钦州的立法规划设想项目,指明立法方向。仅过数日,她参加的中共钦州市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共钦州市委员会皇冠体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钦州法治建设的意见》,明确强调要积极做好行使立法权准备工作。
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强烈立法需求的推动。特别是对于现在的钦州而言,作为广西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枢纽和窗口,改革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像“母亲河”在哭泣、“故乡土”被盗挖,光靠“红头文件”管理的确是力不从心,出台更结合钦州实际的“法”已是迫切需求。
满天星斗,点亮浩瀚苍穹;齐心动手,共创法治新风。在市委发出全力争取第一批获得地方立法权的号令后,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深入研究,认真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市政协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为钦州的立法项目建言献策。早于部分兄弟城市,钦州上下提前进入“热身”状态。跨越两年的准备中,全市对照上级提出的八大方面申报“规定动作”,争分夺秒,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进入今年,申报工作从“热身赛”提速进入“正赛”。3月,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莺子为组长,市长唐琮沅和有关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领导小组高速运转高效运转,对申报工作抓得紧,问得多,办得快。比如3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向市编委会提出设立“皇冠体育:法制研究所”的申请。市长唐琮沅马上在第一时间内主持召开市编委会会议,同意设立机构,拍板落实编制问题。
同样干一件事,行动早晚不同,重视多少不一样,结果肯定不一样。市政协主席黄若萍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调研、征求立法意见活动时,及时召集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领导参会协商立法规划设想和立法计划。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云舒等各位市领导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倾力支持。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等单位,在引进、招录、调配立法工作人员和设立机构等各项具体工作中,一路绿灯,特事快办。最终,钦州在和兄弟城市竞逐、和时间赛跑中如愿以偿。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评估、审议时认为,钦州市委、市政府及其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高效推进,迅速定夺解决机构和人员等关键事项。市人大常委会按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市委的要求,认真扎实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立法能力建设、立法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具备了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条件,有较为迫切的立法需求。
推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样本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按照立法法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地方人大常委会发挥主导作用。
“钦州市厉害啊!在全区率先成立立法机构,还引进博士后,抓得准,抓得好啊。”7月24日下午,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现场,钦州以立法力量最强引起第一批申报地市的注目,各市参会代表在等待获准消息时,对皇冠体育:的“大招”表示佩服。
设立立法机构和配备立法工作人员是申报工作的重头戏,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委的指示,在科学统筹申报工作全局同时,对每一项具体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精准施策。
筹备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就申报推进工作召开四次常委会主任会议,组织法制委等有关委室准备的各类汇报和申报材料达183页之多,常委会各位领导亲自修改和审核相关材料,带领同志们夜以继日,数易其稿。与此同时,积极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接,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当机立断拿出组合拳——
在立法能力建设方面下好先手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及早推动设立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和落实编制定员、明确工作职责。唐琮沅市长外出回钦未及歇息就即时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和第一时间向自治区编委提出了增设该机构的申请。
抓实立法需求和立法规划设想、立法计划编制方面的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7个立法调研座谈会,多方面征集意见,顺利编制了2016—2020年立法规划设想和2016年立法计划。
深思熟虑立法工作制度建设。数次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制度,明确有关立法工作主体的职责,规范立法工作流程,为地方立法权的正确有效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皇冠体育在当时法制委人手极少的情况下,仍然派出法制委的冯博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跟班学习半年。
事非经过不知难。冯博身居首府,帮着“娘家”上传下达。在获知申报成功的第一时间,她告诉记者那些在申报过程中感人的往事——准备申报材料冲刺的那一个星期,机关上下全体加班,有身怀六甲同事主动请缨“写不了材料,就让我帮装订材料也行”;有哺乳期间的同事不管婴儿的哭喊和亲人的责骂,坚持来加班;有出差刚回的同事放下行囊就参加校对……“钦州市是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接最积极最主动最频繁的,也是申报的六个市里立法力量最强的市。”冯博自豪地说。
收获——法治钦州建设再加速
改革攻坚路,悠悠法治梦。
当7月2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正式对外公布“钦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2015年8月1日起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欣喜万分之时,更难忘在申报关键时刻,《钦州人大》杂志在卷首加油鼓劲文章中所说:“到了关键的转折点,继续前行我们需要勇气和信心,成就梦想我们需要谋划和部署。”
比起申报收获的经验,最珍贵的是行使地方立法权后,钦州将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更进一步。届时,钦州可以结合本地立法需求,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宜制定地方性法规,并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在法治钦州建设伟大使命的感召下,我市的跨越发展、和谐稳定、民生改善将深入推进。目前我市计划将《钦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钦州市坭兴陶土保护条例》《钦州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钦州市文物保护条例》等确定为列入立法规划设想的主要项目。
比如对“故乡土”坭兴陶土的保护,据地质勘探部门初步探明钦州陶土资源储藏量约30亿吨以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坭兴陶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传统陶艺精品化、日用陶类产业化的发展路子。但当前对陶土不珍视,开发过度,管理无序,其现状不符合行业的长远发展。各界人士及制陶企业主热切期盼能尽快通过立法对钦州宝贵的陶土资源规范管理。
“行使地方立法权之后,可以结合当地立法需求,制定更加切合地方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把各市改革发展的有关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伟雄介绍,钦州通过地方立法,规范管理保护坭兴陶土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钦州坭兴陶产业。”
我们有理由期待,钦州市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躬耕法治沃土,不只忙于春夏,还将继续于秋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