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收费、“入学难”问题、失地失海农渔民安置……这些紧系民生的主题,始终是人大监督的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刚性”的严格依法监督中,饱含民生情怀;
“十三五”规划编制、北部湾华侨投资区建设、全市开放合作体制改革……每一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工作,人大监督从不缺位,力求监督务实高效。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重点、热点、难点,精准发力,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皇冠体育:“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全市开放合作体制改革、计划预算执行等14项工作报告,检查突发事件应对、社会救助、农药管理、民事诉讼和采购法等5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 12项跟踪检查,并重点开展了解决“入学难”问题专题询问、跟踪督办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督办“1号议案”落实情况、督查“园林生活十年计划”、督办降低居民燃气价格等工作。
助改革——紧扣中心服务大局
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被收集整理,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就推进全市开放合作体制改革、开展专题调研,并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督促市政府进一步发挥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优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常委会调研组围绕谋划“十三五”钦州发展战略定位、推动钦州经济扩量提质等问题,用长达4个月的时间深入各县区、单位听取“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意见和建议,并多次开展实地调研。
保民生——谋百万人民之幸福
只要事关民生发展,人大监督从不缺席、从不忽视。
常委会深谙:从严从实,真抓实干,才能真正为民谋福祉。
为什么“入学难”?怎么解决“入学难”?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市政府缓解“入学难”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本次专题询问从选题到询问,历时一年半之久。市长唐琮沅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缓解“入学难”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韩流从多次的专题调研到亲自参加应询,都主动寻找“短板”,提出解决方案。一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入了实质性的施工阶段,力争到2020年全市基本解决“入学难”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还把2011年至2014年市本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外国语学校办学机制质询等工作纳入安排全盘考虑,全力下好教育事业监督“一盘棋”。
此外,一系列重点监督亮点纷呈:
——对钦州城区公共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推进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追踪检查,体现城市公交规划、公交站场建设和运营及行风整顿实效。
——对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追踪检查,钦州市海洋气象预警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对市物价局、环保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工作评议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如,历时8个月监督、支持市物价局推进钦州中燃公司落实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钦州支线工程,得到市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有效落实,燃气价格实现降价,惠及城区25万居民群众。
——跟踪检查全市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情况,针对当前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在管理体制、执法力度、规划开发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要求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对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101件建议及时进行交办并对群众关切的部分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推动打通“断头路”、解决水浸街问题、抓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特殊学校建设,体现切实把办理答复代表建议作为促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契机及成效。
——连续三年检查市政府实施“园林生活十年计划”情况,从未停下脚步,通过采取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形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而努力。2016年1月15日,钦州市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严法治——强化监督促发展
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推动钦州法治建设、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任务,保障和督促“一府两院”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进行检查,未雨绸缪应对突发事件,加强了针对石化、食品药品、烟花爆竹、港口码头、江河水库、燃气管道、公交运输、海上搜救、旅游景区和商场、学校、医院等重点行业领域及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重点检查,进一步协调理顺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及企业应急工作机制的衔接,努力实现权责对称。
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政府采购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农药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检查工作,进一步推动采购监管、方式和机制创新,确保政府采购领域的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督促畅通社会救助渠道,加强工作机构、基层队伍建设和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管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动农药生产、经营、使用不断规范,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贯彻实施《民事诉讼法》情况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日常工作,及时将来访信件转交司法机关依法解决,全年共处理涉诉涉法信访62件,接访群众41人次,促进矛盾化解,维护和谐稳定。
监督路上奏强音,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