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局服务 向人民尽责
灵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小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作为灵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的局长、市三届人大代表,我从人民权力使者的高度和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认真执行代表职务,做到不忘身份,为民执言,依法用权,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最佳载体,积极抢抓机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务求建言献策紧扣中心、服务大局、贴近民情,切实向人民负责。
一、注重学习,提高素质
当选市人大代表,让我深感责任重大,职责光荣。为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我注重在理论上提高,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提升综合素质。首先,对照宪法、代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的理论,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用科学的辩证理论武装头脑,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打好理论功底。其次,在出席会议、审议发言、参加视察、投身代表小组活动、联系选民等履职过程中主动作为。
二、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2009年,我深入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言献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调研中,广大群众要求政府部门切实抓好项目规划和建设,进一步统筹好民生急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大企业、大资本入驻。我高度重视群众意见和要求,并深入镇、村、厂、场调研,进一步了解全县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及时策划包装本县相关项目上报,解决群众急需。如,针对农村饮水难、行路难问题,我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三年来共获得上级支持人饮工程项目50个,解决了11.63万人饮水难问题;争取农村道路建设项目4个,解决了部分农村行路难问题,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三、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与项目投入的多少有直接关系。没有项目的投入,经济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项目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树立“抓好项目促经济”的思想,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在充分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本县各阶段经济运行情况,组织编写调查报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服务。为了多争取项目,我不计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采取“走上去、请下来”的办法,经常向市、自治区发改委等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平均每月奔波5次跑项目、跑资金,不辞辛劳。由于勤跑,“跑”出了一批项目,“跑”进了一批资金。2006年至2008年,我局共上报项目446项,投资概算88.5亿元;组织“百项工程大会战”项目499个,完成投资53.84亿元,先后建成了体育馆、荔香城、步行街、江岸美景、国大酒店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促进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加快全县产业经济发展。我县连续三年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
2009年,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要求,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在科学编制规划上下功夫,开拓创新,主动履职。与此同时,举全局之力,增强承办代表建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建议办成率,推进“三保”措施的落实,完成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如,抓好廉租房规划建设,基本解决了县城400多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引导开发商建设或配套建设经济适用房,基本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城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城镇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超过500万元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38亿元,同比增长45.58%,拉动全县经济加速发展。随着一批精品建设工程的不断涌现,城镇化水平达到29.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