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自然灾害多发频发。这是台风后的洪涝。(聂永红 供图)
台风过后,市海洋局海迅速开展海飘垃圾清理工作。韦重霄 摄
贵台镇2014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在水位线记录前,镇长寇毅期盼上级帮助解决本镇应急救援设备短缺的问题。钟家伟 摄
应急管理专家、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诚介绍钦州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和治理情况。钟家伟 摄
看着地震史料,灵城镇六峰社区主任、人大代表陈翔春呼吁有关部门增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钟家伟 摄
应急知识进校园活动。(聂永红 供图)
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演练。(聂永红 供图)
灭火救援和疏散自救演练。(聂永红 供图)
几乎每年,我们都会面临台风的考验。
钦州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特别是县(区)、乡镇遭受台风、海洋风暴潮、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侵袭最为直接。
经受考验 沉着应对
台风逼近,市领导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成抢险救灾队伍,全力以赴投入水、电、交通、通讯的抢修工作。短信、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向市民全方位发布台风和暴雨的预警信号和防御知识……突发事件应对的组合拳此刻保护一方平安。
2014年9月17日,被台风“海鸥”袭击的贵台镇就像一个洪水中的孤岛。
贵台镇党委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组织转移群众。然而,由于没有专用应急交通工具,突发事件应对面临诸多困难。因为镇里距离市区50多公里,一些路段被洪水淹没,救援车辆不能通行,不得不半路人工搬运冲锋舟、救生艇,增加了救援工作难度。洪水过后,他们盼望上级在本镇就地储备必要的抗洪抢险设施,比如救生艇、抗洪物资、应急装备等。
“去年的9月17号,我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迅速淹到镇政府的二楼,水位线在这。水灾到来的时候,我镇及时组织应急分队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援,但应急设备短缺,影响救援效果。希望上级对我镇的应急设备进行补充。”贵台镇镇长寇毅说。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倾听基层的声音,按照分级储备的原则,对市、县(区)、部分中心镇防汛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引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序参与备灾、防灾工作。同时,要求加强预案的桌面推演与实战演练、专项演练与综合演练相结合的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在群众中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有效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建于1958年的灵东水库是钦江源头上一个大型水库,检查组实地了解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和应急演练情况。“我们的重点是做好饮用水源的安全管理,保护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要做好工程出险的演练,包括下游群众的疏散、避险。”灵东水库管理局副局长陈波说。
在灵山县民政局、钦北区大寺镇,检查组看到了相对完备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议有关部门合理选择储备方式,整合实物储备资源,继续抓好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促使应急能力建设向基层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钦州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大1687处,占广西全区的15%。
在浦北县寨圩镇洋塘小学,检查组察看不稳定斜坡应急治理工程。市应急管理专家、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诚表示,“浦北县中北部山区都属于风化程度很深的碎屑岩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占全市大约80%。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地质灾害滑坡点,已进行了加固治理。在浦北县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任重道远。”
钦北区大直镇从2014年起实施防洪堤应急工程建设。镇党委书记张东胜感慨这项惠民工程。“这个防洪堤对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作为江边景点,还有其他的功能同时发挥出来,群众对这种惠民工程是非常欢迎的。”
防灾减灾 记取责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大地震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作为全国地震重点防御的24个重点地带的钦州市,7年来,每年组织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或地震避险应急演练,深入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四进”活动,加快推进防灾减灾宣教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对地震、火灾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2015年10月,钦南区大番坡镇茅坡社区荣获“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成果。
坐落在六峰山脚下的灵山地震台,是国家的Ⅱ类地震监测基本台,他们用长年累月挑战寂寞观测得来的数据向执法检查组汇报,讲述了灵山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灾情。
1936年月4月1日9时31分,灵山县与浦北县交界处罗阳山脉的西北坡一带发生6.8级地震,有感区域约50万平方公里。大震时,山崩地裂,泥泻石移,房屋倒塌5800余间,伤200多人,死92人。
市应急管理专家、灵山县地震台台长何建军介绍了这起地震的成因:“这张就是我们广西震中分布图,灵山就位于这两条断裂带当中,就容易发生地震。平时我们密切关注,这套仪器就是监测记录地震的,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0多年,深知责任重大。”
让灵山县地震局和地震台着急的是,位于本县灵城镇、钦北区大垌镇、博白县旺茂镇三个地震观测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位于钦北区皇马工业园的大垌地震观测点因园区施工影响受损,已停测三年,造成观测点连续40年的数据被迫中断;灵城镇的观测点受到环城路建设和商业开发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检查组和有关专家现场察看,提出了严格执法和作出补救措施的建议。
在灵城镇六峰社区主任、人大代表陈翔春的眼里,避难场所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灵山县是一个人口大县,150多万人口,县城人口数量就达到了10多万人。如果发生地震,现有避难场所比较窄小。”为此,他呼吁有关部门开辟各类避难场所。
(责任编辑:刘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