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探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探讨

2011-03-03 38134次浏览 作者:钦州人大网 来源:钦州人大网 分享:

论钦州精神

 

方  文  

 

 

    精神是什么?从通俗意义上讲,精神可理解为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行为态度,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神情气势。从哲学意义上讲,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行为观念和思想成果。精神产生于物质,对物质有反作用。精神具有极大的能动性,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也可以转化为物质。

    当前,在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召开、“十二五”目标既定,任务既定,路径既定的情况下,面对更为坎坷的前进道路,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我们迫切需要提升我们的执行力,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而提升我们的执行力,仅有智慧是不够的,还必需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因此,面对新阶段钦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困难,我们将面临这样的考问:我们将如何继承和发扬钦州精神,并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迎接困难的挑战。

 

钦州精神必须与时俱进

 

    什么是钦州精神?钦州精神应该是钦州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应对困难和复杂局面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心理状态和神情气势。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形势和困难、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对钦州精神具体内涵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它既要体现钦州人民的共同愿景、价值观念和基本信念,又要具有时代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们面对钦州“有海无港”的困境,建设钦州港打造“通道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成为了钦州人民的梦想和期盼。在各方面条件并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钦州迫切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鼓舞士气,于是 “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实干第一、上马第一”的“钦州精神”便应运而生。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全民动员,勒紧裤带,慷慨解囊,全力支持和支援钦州港建设,就是靠这样一种自力更生的神情气势,用了短短十四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两个万吨级的码头。这两个被誉为“起步码头”的建成,成为了钦州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分水岭,不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后来钦州港的全面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为这两个“起步码头”树碑立传,永远铭记那些建设者们艰苦卓绝的功绩。

    我们知道,精神产生于物质,产生于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回顾“钦州精神”的产生与形成,我们不难看出,为了建设两个起步码头,当时县级钦州市委适时提出 “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实干第一、上马第一” 的口号,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并想方设法积极赋之于行动,从而形成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在1991年7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县级钦州市市长梁春兰如是说:“建设钦州港靠什么,就是靠胆略和气魄,靠开拓创新,靠自力更生,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靠全社会集资和人民群众的投工投劳。”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引领钦州人民苦干加实干,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当前,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钦州已不再是过去“一穷二白”的钦州,现在的钦州正在逐步长高长大,各方面的发展因素和发展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作为支撑钦州发展的“钦州精神”也应该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这样才能凝心聚力,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才能适应钦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需求。相比过去,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善于抓农业到善于抓工业的转变,从善于管理农村到善于经营城市的转变。在2005 年中,市委提出开展“钦州精神”的大讨论,就是为了与时俱进,赋予“钦州精神”新的内涵:即 “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原来的“钦州精神”中表述的思想内涵有的已经过时,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而必须摈弃。如对于钦州而言,中央政策的扶持,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是何等的重要。面对制约钦州发展的资金瓶颈,我们还必须转变观念,跑部前进,借船出海,以争取到皇冠体育的项目资金和皇冠体育的财政转移支付。

 

钦州精神必须具有时代特征

 

    我们知道,精神相对物质而言,它产生于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又对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起反作用。因此,一种精神的形成,都脱离不开它所处在的那个时代,归根到底都是它自己时代的产物,都是它那个历史时代的社会发展及其实践要求的反映和表现,就像我们在不同的年代面对不同的困难提倡不同的精神一样。比如战争年代我们提倡“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和平年代提倡“雷锋精神”,改革开放年代提倡“张家港精神”等等。对于钦州精神,她从产生到形成,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发展过程。每一发展阶段,其内涵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比如钦州精神发端之初,源于为了建设两个起步码头当时县级钦州市委提出的一句发展口号,后来经过总结升华,成为了引领钦州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它那时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钦州人民渴望发展,渴望结束钦州“有海无港”历史的心态。所以,“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实干第一、上马第一”成为了当时的主题。而在2005年对钦州精神的大讨论中,基于当时正值钦州发展上升期的时代背景,钦州虽然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但仍面临发展工业的重重困难,于是, “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又成为了当时的主旋律。如今,钦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腾飞期,面临着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种种困难,市委再次提出对“钦州精神”的讨论,就是要给“钦州精神”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更具有时代性。就是要通过听民意、汇民智、顺民心、聚民气,把新时期新阶段内化在钦州人民身上的人文精神概括出来,成为大家励志前进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钦州精神必须富有感召力

 

    “钦州精神”是钦州人民在长期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其内涵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钦州精神”体现了钦州人民的共同愿景、共同理想和价值观,成为了钦州人民可以永续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钦州精神”的引领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提炼和升华。对于新版的“钦州精神”不管其内涵如何,都必须具有感召力,才能成为引领钦州人民前进的一面旗帜。市委书记张晓钦在主持召开皇冠体育:征集新时期“钦州精神”的专题会上提出:新时期的“钦州精神”,“不但要体现人文精神,还要体现出内涵丰富性、信息包容性、语言平实性;不但要体现历史传承,还要与时俱进,适合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新时代要求,不但要体现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还要体现全市人民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分析钦州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以及我们面对的更为复杂的局面和种种困难的挑战,结合“钦州精神”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我认为,新时期的“钦州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克难攻坚。表述了我们已不是停留在“抢抓机遇”的时期,而是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攻坚期,同时还表述了我们不怕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真抓实干。表述了我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也传承了“实干第一”的精神要素。

    ——爬坡过坎。表述了我们战胜困难的恢宏气势和精神状态,体现了我们饱满的精神状态。

    ——科学发展。表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目标要求和核心价值,同时体现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

 

 

(作者系皇冠体育: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锻)